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8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ATQI
  • 五筆98:ATQI
  • 五行:
  • Unicode:U+85DC
  • 四角號碼:44909
  • 倉頡輸入法:THH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320
提交資料
  • 藜字拼音(帶聲調)
  • 藜字筆順
    橫豎豎撇橫豎撇捺撇折撇撇捺豎捺橫撇捺
  • 藜字的組詞
    蒿藜 蒿藜 羹藜唅糗 羹藜含糗 羹藜 藿藜 訶藜棒 蒺藜沙上野花開 蒺藜骨朵 蒺藜 荊藜 枯藜 藜蒸 藜烝 藜杖 藜莠 藜莧 藜菽 藜芘 藜蘆 藜蕨 藜藿 藜火 藜光 藜羹 藜牀 藜床 藜飡 配藜 青藜學士 青藜燈 青藜 燃藜 鐵蒺藜骨朶 鐵蒺藜骨朵 鐵蒺藜 縣藜 校藜 杖藜 蒸藜
  • 與藜相關的成語
    羹藜唅糗 羹藜含糗
  • 基本解釋

    lí ? ㄌㄧˊ ◎ 〔藜蘆〕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藥。 ◎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嫩葉可吃。莖可以做拐杖(亦稱“灰條菜”):藜仗。藜藿(指粗劣的飯菜)。

    英文翻譯

    goosefoot   pigweed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藜 lí? 〈名〉 (1) 一種普通的蔓生藜 [lamb's-quarters] 藜,藜草也。——《說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洞蟠鞫Y記·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記·太史公自序》。正義:“似藿而表赤?!? (2) 藜科。莖直立,葉子菱狀卵形,邊緣有齒牙,下面被粉狀物,花黃綠色,嫩葉可食。如:藜杖(用藜莖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編的璧障);藜床(藜莖編的床塌)

  • 漢語字典

    [①][lí][《廣韻》郎奚切,平齊,來。]亦作“蔾1”。(1)稱灰藋、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葉可食,老莖可為杖。(2)指藜杖。(3)指藜火。

    音韻參考

    [廣 韻]:郎奚切,上平12齊,lí,蟹開四平齊來[平水韻]:上平八齊[粵 語]:lai4l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藜;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1065第30【唐韻】郞奚切,音犂。蒿類?!径Y·月令】藜莠蓬蒿??興?!厩皾h·司馬遷傳】墨者,糲粱之食,藜藿之羹?!驹]】藜草似蓬?!緺栄乓怼哭迹o葉似王芻,兗州蒸爲茹,又可爲杖?!緯x書·山濤傳】文帝以濤母老,贈藜杖一枝。 又【揚雄·甘泉賦】配藜四施。【註】配藜,披離也?!∮謶肄?,玉名?!臼酚洝し额鳌苛河袘肄肌?/dd>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