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iáo
  • 拼音:tiao
  • 注音:ㄊㄧㄠˊ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DEVK
  • 五筆98:DEVK
  • 五行:
  • Unicode:U+9AEB
  • 四角號碼:72602
  • 倉頡輸入法:SHSH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858
提交資料
  • 髫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iáo
  • 髫字筆順
    橫豎橫橫橫折捺撇撇撇折撇豎折橫
  • 髫字的組詞
    齔髫 垂髫 黃發(fā)垂髫 髫穉 髫稚 髫幼 髫秀 髫小 髫童 髫歲 髫時(shí) 髫孺 髫女 髫年 髫男 髫齡 髫髻 髫羈 髫丱 髫冠 髫發(fā) 髫兒 髫鬌 髫初 髫齒 髫齓 髫齔 髫辮 髦髫 霜髫 蝸髫 玄髫
  • 與髫相關(guān)的成語
    黃發(fā)垂髫
  • 基本解釋

    tiáo ? ㄊㄧㄠˊ ◎ 古代小孩頭上扎起來的下垂頭發(fā):垂髫。髫年(指幼年)。髫齡。髫齔(指童年)。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tiáo? 〈名〉 (1) (形聲。從髟,召聲,髟( biāo)頭發(fā)下垂的樣子。本義:小孩的下垂頭發(fā)) 古時(shí)候小孩前額下垂的頭發(fā),引伸以指童年 [hanging hair at front of child's head]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諠摗短一ㄔ从洝? (2) 又如:髫稚(幼童;幼稚);髫草(指小兒,幼童);髫兒(幼童,小孩);髫歲(幼年,童年);髫發(fā)(小兒垂發(fā)。引申為童年之稱);髫齒(幼年,童年);髫齔(幼年);髫辮(指童年)

  • 漢語字典

    [①][tiáo][《廣韻》徒聊切,平蕭,定。]兒童下垂之發(fā)。

    音韻參考

    [廣 韻]:徒聊切,下平3蕭,tiáo,效開四平蕭定[平水韻]:下平二蕭[粵 語]:tiu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髟字部】 髫;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453第13【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田聊切,??音迢?!菊f文】小兒垂結(jié)也?!居衿啃后?。【後漢·伏湛傳】髫髮厲志。【註】??蒼曰:髫,髦也。髫髮謂童子垂髮也?!靖傻撟謺克鬃鼾f。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