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gāo
  • 拼音:gao
  • 注音:ㄍㄠ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RIFJ
  • 五筆98:RIFJ
  • 五行:
  • Unicode:U+7690
  • 四角號(hào)碼:26409
  • 倉頡輸入法:HAIO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gāo
  • 皐字筆順
    撇豎折橫橫捺橫撇捺橫豎
  • 皐字的組詞
    漢皐 江皐 九皐 青皐 亭皐
  • 基本解釋

    gāo ? ㄍㄠˉ ◎ 古同“皋”。

  • 漢語字典

    [①][gāo][《廣韻》古勞切,平豪,見。]亦作“皐1”。亦作“臯1”。(1)沼澤。(2)岸;水邊地。(3)水田。(4)緩慢而拖長的呼喚聲?!抖Y記·禮運(yùn)》:“及其死也,升屋而號(hào),告曰:'皐某復(fù)!'”孔穎達(dá)疏:“皐,引聲之言。”黃侃《經(jīng)傳釋詞箋識(shí)》卷五:“皋,發(fā)語之長聲也。皋,號(hào)之借?!币徽f,語首助詞,無義。參閱楊樹達(dá)《詞詮》。(5)見“皋皋”。(6)見“皋牢”。(7)見“皋比”。(8)通“鼛”。大鼓。(9)通“高”。(10)農(nóng)歷五月的別稱。(11)姓。漢有皋伯通。見《後漢書·逸民傳·梁鴻》。[②][háo][《集韻》乎刀切,平,匣。]亦作“皐2”。亦作“臯2”。通“嗥1”。號(hào)呼;呼告。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白字部】 皐;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788第11【玉篇】同皋。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