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ǐng
  • 拼音:qing
  • 注音:ㄑㄧㄥ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AMKF
  • 五筆98:AMKF
  • 五行:
  • Unicode:U+82D8
  • 四角號(hào)碼:44227
  • 倉頡輸入法:TB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3860
提交資料
  • 苘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ǐng
  • 苘字筆順
    橫豎豎豎折豎折橫
  • 苘字的組詞
    苘麻塊 苘麻
  • 基本解釋

    qǐng ? ㄑㄧㄥˇ ◎ 〔苘麻〕a.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莖皮的纖維可以做繩子。種子可入藥。b.這種植物的莖皮的纖維。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檾 qǐng?

  • 漢語字典

    [①][qǐng][《廣韻》去潁切,上靜,溪。][《廣韻》口迥切,上迥,溪。]苘麻,又名青麻、白麻。錦葵科。一年生草本。莖直,葉互生,圓心形,密生柔毛,開黃花。莖皮纖維可織麻布、做繩子,種子供藥用。

    音韻參考

    [廣 韻]:去潁切,上40靜,qǐong,梗合三上清溪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苘;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022第30【唐韻】口迥切,音褧?!居衿颗c檾同。【類篇】枲屬?!菊滞ā克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