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ì
  • 拼音:zhi
  • 注音:ㄓ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RWY
  • 五筆98:XTGY
  • 五行:
  • Unicode:U+7D29
  • 四角號碼:25980
  • 倉頡輸入法:VFHQ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紩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ì
  • 紩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撇橫橫撇捺
  • 紩字的組詞
    裁紩 縫紩 黹紩
  • 基本解釋

    zhì ? ㄓˋ ◎ 縫:縫紩。補紩。 ◎ 縫合的地方。 ◎ 納。 ◎ 索。 ◎ 經(jīng)。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hì? 〈動〉 (1) 縫,用針線連綴 [sew] 以布而無緣,敝而紩之,謂之襤褸?!斗窖浴? (2) 又如:紩衣(縫補過的衣服)

  • 漢語字典

    [①][zhì][《廣韻》直一切,入質(zhì),澄。](1)縫。(2)用同“帙”。

    音韻參考

    [廣 韻]:直一切,入5質(zhì),zhí,臻開三入眞B澄[平水韻]:入聲四質(zhì)[粵 語]:dit6zat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紩;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919第25〔古文〕鉄【廣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zhì)切,??音秩?!菊f文】縫也。【玉篇】古文納也。索也?!炯本推]】納刺謂之紩?!∮帧炯崱侩防跚校魭x。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