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欒 (欒) luán ?ㄌㄨㄢˊ ◎ 落葉喬木。葉含鞣質(zhì),可制栲膠。花可入藥,又可作黃色染料。木材可制器具,種子可榨油。 ◎ 柱上的曲木,兩端以承斗拱。 ◎ 鐘口的兩角。 ◎ 古同“孿”,雙生子。 ◎ 姓。
詳細(xì)字義◎ 欒 欒 luán? 〈名〉 (1) 木名。也叫“欒華”、“燈籠樹” [goldenrain tree]。無患子科。落葉喬木,羽狀復(fù)葉,小葉卵形,花淡黃色,圓錐花序,結(jié)蒴果,長(zhǎng)橢圓形。種子圓形黑色,葉子含鞣質(zhì),可制栲膠?;商狳S色染料,又可入藥 (2) 拱,建筑物立柱和橫梁之間成弓形的承重結(jié)構(gòu) [arch] 結(jié)重欒以相承?!獜埡狻段骶┵x》。注:“柱上曲木,兩頭受櫨者?!? (3) 又如:欒拱(屋架中承受梁木的曲木);欒櫨(屋中柱頂承梁之木,曲者為欒,直者為櫨) (4) 通“孿”。雙生子 [twin] 薛公知之,故與二欒博?!俄n非子·外儲(chǔ)說右上》 (5) 姓
[①][luán][《廣韻》落官切,平桓,來。]“欒1”的繁體字。(1)木名。即欒華。(2)古代樂器鐘口的兩角。(3)建筑物立柱和橫梁間成弓形的承重結(jié)構(gòu)。(4)瘦削。(5)猶圓。方圓之圓。(6)古邑名。春秋屬晉,故址在今河北省趙縣西北。(7)通“孿”。雙生子。(8)通“鑾”。指古代帝王車駕所用之鈴。詳“欒車”。(9)姓。漢有欒布。
[上古音]:元部來母,luan[平水韻]:上平十四寒[國(guó) 語]:luán[粵 語]:lyu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