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yu
  • 注音:ㄩˊ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1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U
  • 五筆98:QOU
  • 五行:
  • Unicode:U+9B5A
  • 四角號碼:27336
  • 倉頡輸入法:NW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魚字拼音(帶聲調)
  • 魚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
  • 基本解釋

    yú ? ㄩˊ ◎ 見“魚”。

  • 漢語字典

    [①][yú][《廣韻》語居切,平魚,疑。]“魚1”的繁體字。(1)水生脊椎動物。體溫隨外界溫度而變化。一般身體側扁,有鱗和鰭。用鰓呼吸。種類極多,大部分可供食用或制魚膠。(2)某些像魚類的水棲動物的稱呼。(3)兩眼毛色白的馬。(4)中醫(yī)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指)后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部位。(5)古代官吏的佩物。即魚袋。(6)書信。(7)蠹魚。(8)木魚。(9)“漁”的古字。捕魚。(10)“漁”的古字。獲取。參見“魚酌”。(11)電文日期代用字。即六日?!棒~”在平水韻列為上平第六韻,故在電文中代指六日。(12)通“吾”。代詞。表第一人稱單數(shù)。(13)星名。屬尾宿。(14)古國名。故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東北赤岬山。秦漢時曾置魚復縣。(15)姓。唐有魚朝恩。見《舊唐書·宦官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魚部疑母,ngia[廣 韻]:語居切,上平9魚,yú,遇開三平魚疑[粵 語]:jyu4[閩南語]:gi5,hi5,hu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魚;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465第01〔古文〕??【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御平聲。【說文】本作??,水蟲也。象形,與燕尾相似?!驹]】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韻會】隷省作魚?!疽住ぶ墟凇侩圄~吉?!驹]】魚者,蟲之隱者也。【儀禮·有司徹】魚???!驹]】魚無足翼?!臼酚洝ぶ鼙炯o】白魚躍入王舟中?!驹]】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又【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娟懎^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豬,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又【唐書·車服志】初罷龜袋,復給以魚?!具|史·興宗記】試進士於廷,賜馮立等緋衣銀魚?!窘鹗贰ぽ浄尽坑H王佩玉魚,一品至四品佩金魚,以下佩銀魚。又【左傳·閔二年】歸夫人魚軒?!驹]】以魚皮爲飾。又馬名?!緺栄拧め屝蟆慷堪?,魚?!驹]】似魚目也?!驹姟旐灐坑序浻恤~。又地名?!咀髠鳌べ叶辍魁R寺人貂漏師于多魚。又【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驹]】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又【晉語】夷鼓,彤魚氏之甥也?!驹]】彤魚,國名。又姓?!咀髠鳌こ墒迥辍眶~石爲左師?!臼酚洝で乇炯o】秦之先爲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修魚氏。又與吾同。【列子·黃帝篇】姬,魚語女。【註】姬讀居,魚讀吾。又葉魚羈切,音宜?!拘鞄帧て邌伞看笸鹬疇?,三江之魚。雲鶬水鵠,禽蹯豹胎。胎音怡。又葉語鳩切,音牛?!锯钻U詩】煉形去人俗,飄忽乗雲遊。暫憩扶桑隂,忽見東岳魚。考證:〔今以爲弓鞬步又者也?!场≈斦贞懎^疏原文步又改步叉。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