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èr
  • 拼音:er
  • 注音:ㄦ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BG
  • 五筆98:KBG
  • 五行:
  • Unicode:U+54A1
  • 四角號(hào)碼:61040
  • 倉頡輸入法:RS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6876
提交資料
  • 咡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èr
  • 咡字筆順
    豎折橫橫豎豎橫橫橫
  • 咡字的組詞
    辟咡 循咡
  • 基本解釋

    èr ? ㄦˋ ◎ 口旁,口耳之間:“負(fù)劍辟咡詔之?!? ◎ 蠶吐絲,引申為以絲作琴弦。 ◎ 古同“餌()”。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èr? 〈名〉 (1) 口旁。兩耳之間 [side of mouth] 負(fù)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抖Y記·曲禮》。注:“口旁曰咡。”釋文:口耳之間曰咡?!? (2) 口 [mouth] 循咡覆手。——《管子·弟子職》詞性變化 èr? 〈動(dòng)〉 蠶吐絲 [spin]。如:咡絲(蠶口上下吐絲)。引申為以絲作琴弦 黃絲咡素琴,泛彈弦不斷?!稑犯娂?

  • 漢語字典

    [①][èr][《廣韻》仍吏切,去志,日。][《廣韻》如之切,平之,日。](1)口旁;口耳之間。(2)蠶吐絲。引申為以絲作琴弦。(3)通“餌”。

    音韻參考

    [廣 韻]:如之切,上平7之,ér,止開三平之日[平水韻]:去聲四寘[國 語]:èr[粵 語]:ji6mai1ma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咡; 康熙筆畫:9; 頁碼:頁186第01【廣韻】【集韻】【韻會(huì)】??仍吏切,音餌?!緩V韻】口吻也?!径Y·曲禮】負(fù)劒,辟咡詔之?!驹]】辟咡詔之,謂傾頭與語也??谂栽粎??!臼琛抗茏拥茏勇氃疲菏骋眩瓍彩?。謂弟子食訖,以手循覆於咡,故知是口旁也?!踞屛摹靠诙f曰咡。又【少儀】有問焉,則辟咡而對?!∮帧炯崱咳酥?,音而。與?同。詳後?字註。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