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pèi
  • 拼音:pei
  • 注音:ㄆㄟ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22
  • 漢字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LXK
  • 五筆98:XLXK
  • 五行:
  • Unicode:U+8F61
  • 四角號碼:22609
  • 倉頡輸入法:VF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轡字拼音(帶聲調(diào))
    pèi
  • 轡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橫豎折橫橫橫豎折折捺捺捺捺豎折橫
  • 基本解釋

    pèi ? ㄆㄟˋ ◎ 見“轡”。

  • 漢語字典

    [①][pèi][《廣韻》兵媚切,去至,幫。]“轡1”的繁體字。(1)駕馭馬的韁繩。(2)指套在騾馬等頭上的籠頭,用來系韁繩,有的并掛嚼子。(3)借指馬。(4)牽;駕馭。(5)喻法令。

    音韻參考

    [上古音]:質(zhì)部幫母,piet[廣 韻]:兵媚切,去6至,bì,止開三去脂B幫[平水韻]:去聲四寘[粵 語]:bei3[閩南語]:p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車字部】 轡;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1249第37【廣韻】【集韻】【韻會(huì)】兵媚切【正韻】兵臂切,??音祕。【說文】馬轡也?!踞屆哭\,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御駑馬以鞭爲(wèi)主,御駻馬以轡爲(wèi)主?!∮秩~補(bǔ)密切,音必?!就跞谠姟吭巛p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