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2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HHWN
  • 五筆98:HHWE
  • 五行:
  • Unicode:U+6C0D
  • 四角號碼:62214
  • 倉頡輸入法:BGHQ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469
提交資料
  • 氍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氍字筆順
    豎折橫橫橫豎折橫橫橫撇豎捺橫橫橫豎橫撇橫橫折
  • 氍字的組詞
    紅氍毹 氍毺 氍毹 氍笠
  • 基本解釋

    qú ? ㄑㄩˊ ◎ 〔氍毹〕毛織的地毯,舊時演戲多用來鋪在地上或臺上,因此常用“氍毹”或“紅氍毹”代稱舞臺。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qú?

  • 漢語字典

    [①][qú][《廣韻》其俱切,平虞,羣。]見“氍毹”、“氍”。

    音韻參考

    [廣 韻]:其俱切,上平10虞,qú,遇合三平虞群[平水韻]:上平七虞[國 語]:qú[粵 語]:keo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下】【毛字部】 氍;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597第13【玉篇】巨俱切【唐韻】其俱切【集韻】權(quán)俱切,??音衢。【說文】氍毹、毾?,皆氊緂之屬。蓋方言也。【風俗通】織毛褥謂之氍毹?! 居衿炕蜃???!炯崱炕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