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du
  • 注音:ㄉㄨˊ
  • 部首筆畫:9
  • 總筆畫:2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FFM
  • 五筆98:AFFM
  • 五行:
  • Unicode:U+97C7
  • 四角號碼:44586
  • 倉頡輸入法:TJGW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韇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韇字筆順
    橫豎豎橫豎折橫橫豎橫豎橫豎折豎豎橫豎折橫橫橫撇捺
  • 基本解釋

    dú ? ㄉㄨˊ ◎ 箭筒:“弓鞬韇丸一,矢四發(fā)?!? ◎ 古代占卜用的耆草筒:“筮人執(zhí)策抽上韇?!?/p>

  • 漢語字典

    [①][dú][《廣韻》徒谷切,入屋,定。](1)盛箭筒。參見“韇丸”。(2)古代筮人盛放蓍草的器具。

    音韻參考

    [廣 韻]:徒谷切,入1屋,dú,通開一入東定[粵 語]:du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革字部】 韇; 康熙筆畫:24; 頁碼:頁1392第31【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音獨?!菊f文】弓矢韇也。【玉篇】以藏矢。【廣韻】箭筩。【集韻】今謂之胡鹿。【儀禮·士冠禮】筮人執(zhí)筴,抽上韇,兼執(zhí)之,進受命於主人?!驹]】藏筴之器。今時藏弓矢者,謂之韇丸也?!炯崱恳嘧靼?。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