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iǎn
  • 拼音:lian
  • 注音:ㄌㄧㄢ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GKW
  • 五筆98:WGKW
  • 五行:
  • Unicode:U+6B5B
  • 四角號碼:87882
  • 倉頡輸入法:OON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歛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iǎn
  • 歛字筆順
    撇捺橫豎折橫豎折橫撇捺撇捺撇折撇捺
  • 基本解釋

    liǎn ?ㄌㄧㄢˇ ◎ 古同“斂”,聚集。

  • 漢語字典

    [①][liǎn][《廣韻》良冉切,上琰,來。][《廣韻》力驗(yàn)切,去豔,來。]亦作“歛1”?!皵?”的繁體字。亦作“襝1”。(1)聚集。(2)收獲。(3)征收,索取。(4)賦稅。(5)收藏。(6)指收購儲(chǔ)藏。(7)約束,節(jié)制。(8)不足。(9)磨礪。(10)收縮。(11)猶還。(12)通“殮”。給死者穿衣,入棺。(13)通“瀲”。參見“斂斂”。(14)姓?!兑η劁洝酚袑④姅繎?、斂方、斂岐,皆羌族首領(lǐng)。見《通志·氏族四》。[②][lián][《集韻》離鹽切,平鹽,來。]“斂2”的繁體字。見“斂2盂”。

    音韻參考

    [廣 韻]:呼談切,下平23談,hān,咸開一平談曉[平水韻]:上聲二十八琰·去聲二十九艷[唐 音]:li??m,li??m[國 語]:hān,liǎn,liàn[粵 語]:lim5lim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下】【欠字部】 歛;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572第23【玉篇】【集韻】??呼濫切,蚶去聲?!静┭拧坑?,予也。【廣韻】與??通。戲乞物也?!∮帧居衿俊炯崱亢舾是小緩V韻】呼談切,??音蚶。又【集韻】呼含切,音?。又丘凡切,音顩。義??同?!∨c斂別。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