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si
  • 注音:ㄙˋ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YVW
  • 五筆98:WVWY
  • 五行:
  • Unicode:U+98E4
  • 四角號碼:88700
  • 倉頡輸入法:OI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飤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飤字筆順
    撇捺捺折橫橫折捺撇捺
  • 基本解釋

    sì ? ㄙˋ ◎ 古同“飼”。

  • 漢語字典

    [①][sì][《廣韻》祥吏切,去志,邪。]“飼1”的繁體字。亦作“飤1”。亦作“飴2”。(1)拿食物給人吃。(2)飼養(yǎng),給動物吃東西。

    音韻參考

    [粵 語]:zi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食字部】 飤;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416第10【唐韻】【集韻】【韻會】祥吏切【正韻】相吏切,??音寺?!菊f文】糧也?!居衿渴骋?。與飼同。【增韻】以食食人也?!緰|方朔·七諫】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鸢粗^介子推從晉文公出亡,割股肉以飤文公也。通作食?!∮只蜃黠崱!緯x書·王薈傳】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驹]】飴,音嗣。 【玉篇】通作飼?!玖鶗省匡嗭椊詮娘~爲(wèi)聲??甲C:〔【東方朔·七諫】子推自剖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场≈?jǐn)照原文自剖改自割。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