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áng
  • 拼音:hang
  • 注音:ㄏㄤ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YMB
  • 五筆98:TYWB
  • 五行:
  • Unicode:U+7B10
  • 四角號(hào)碼:88217
  • 倉(cāng)頡輸入法:HYH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áng
  • 笐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捺橫撇折
  • 基本解釋

    háng ? ㄏㄤˊ ◎ 竹子的行列。 ◎ 古代一種竹制弦樂器。 ◎ 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 漢語字典

    [①][háng][《廣韻》古郎切,平唐,見。](1)用竹竿排成行列的架子。(2)引申為竹木架的通稱。(3)架起;擱置。(4)一種裝有橫檔便于懸掛禾把防止霉變的架狀農(nóng)具。

    音韻參考

    [廣 韻]:古郎切,下平11唐,gāng,宕開一平唐見[粵 語]:ho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笐;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879第01【廣韻】古郞切【集韻】居郞切,??音岡。竹列也。一曰絃加竹謂之笐?!緺栄拧め尣荨恐?,無笐?!驹]】竹類也?!∮帧炯崱亢畡偳?,音杭。樂器有絃。一曰竹名?!∮帧緩V韻】【集韻】??下浪切,音亢。竹竿也,與??同?!∮帧炯崱亢登?,音巷。掛衣架也。一曰竹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