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fǎng
  • 拼音:fang
  • 注音:ㄈㄤ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GNN
  • 五筆98:YGNY
  • 五行:
  • Unicode:U+74EC
  • 四角號(hào)碼:01217
  • 倉頡輸入法:YSMV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瓬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ǎng
  • 瓬字筆順
    捺橫折撇橫折折捺
  • 瓬字的組詞
    陶瓬
  • 基本解釋

    fǎng ? ㄈㄤˇ ◎ 古代制作瓦器的工人。 ◎ 瓶。

  • 漢語字典

    [①][fǎng][《廣韻》分網(wǎng)切,上養(yǎng),非。]用黏土捏制陶器。

    音韻參考

    [廣 韻]:分網(wǎng)切,上36養(yǎng),fǎng,宕合三上陽幫[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yǎng)[粵 語]:fong2li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上】【瓦字部】 瓬; 康熙筆畫:9; 頁碼:頁748第15【唐韻】分兩切【集韻】【韻會(huì)】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倣?!菊f文】周家摶埴之工也?!拘煸]】摶,團(tuán)也。埴,黏土也。引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爲(wèi)簋豆?!鸢础吨芏Y》今本作旊。 又【字彙補(bǔ)】人名。宋王安石姪瓬字元鈞,旋字元龍,皆以不附安石而貶。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