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fāng
  • 拼音:fang
  • 注音:ㄈㄤ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YN
  • 五筆98:QYT
  • 五行:
  • Unicode:U+9201
  • 四角號(hào)碼:80127
  • 倉頡輸入法:CYH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āng
  • 鈁字筆順
    撇捺橫橫豎捺撇橫捺橫折撇
  • 基本解釋

    fāng ? ㄈㄤˉ ◎ 見“鈁”。

  • 漢語字典

    [①][fāng][《廣韻》府良切,平陽,非。]“鈁1”的繁體字。(1)古代容器。即方形壺。或有蓋,青銅制。用以盛酒漿或糧食,盛行于戰(zhàn)國(guó)末至西漢初,陶制的多是明器。(2)放射性元素,符號(hào)Fr。最穩(wěn)的同位素,半衰期為21分定鐘。[②][fǎng]同“紡1”?!扳[2”的繁體字。

    音韻參考

    [廣 韻]:府良切,下平10陽,fāng,宕合三平陽幫[平水韻]:下平七陽[粵 語]:fo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鈁;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97第20【唐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菊f文】方鍾也?!静┭拧胯]謂之鈁?!∮帧緩V韻】鑊屬。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