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ān
  • 拼音:dan
  • 注音:ㄉㄢ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GQKF
  • 五筆98:GQKF
  • 五行:
  • Unicode:U+6BAB
  • 四角號碼:16256
  • 倉頡輸入法:MNRR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殫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ān
  • 殫字筆順
    橫撇折捺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橫橫豎
  • 基本解釋

    dān ? ㄉㄢˉ ◎ 見“殫”。

  • 漢語字典

    [①][dān][《廣韻》都寒切,平寒,端。]亦作“撣6”?!皻?”的繁體字。(1)盡,竭盡。(2)通“憚”。畏懼。(3)通“癉”。??;禍。

    音韻參考

    [廣 韻]:都寒切,上平25寒,dān,山開一平寒端[平水韻]:上平十四寒[國 語]:dān[粵 語]:daa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下】【歹字部】 殫;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583第30【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菊f文】殛盡也?!景喙獭の鞫假x】百獸駭殫?!∮址脖M皆曰殫?!舅抉R相如·子虛賦】殫覩人物之變態(tài)。【張衡·西京賦】殫所未見?!⊥ㄗ鲉巍!驹姟ぶ茼灐繂呜市摹!径Y·祭義】歲旣單矣。皆與殫同。 又【韻補(bǔ)】葉都懸切,音顚。【張衡·東京賦】祈福乎上??,思所以爲(wèi)虔。肅肅之儀盡,穆穆之禮殫。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