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ǎo
  • 拼音:kao
  • 注音:ㄎㄠ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0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SFTN
  • 五筆98:SFTN
  • 五行:
  • Unicode:U+6832
  • 四角號碼:44927
  • 倉頡輸入法:DJK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449
提交資料
  • 栲字拼音(帶聲調)
    kǎo
  • 栲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豎橫撇橫折
  • 栲字的組詞
    花栲栳兒 花栲栲兒 栲栳樣 栲折 栲訊 栲掠 栲櫟 栲栳圈 栲栳 栲栲兒 栲膠 栲楚 柳籠栲栳 棚扒吊栲 訊栲
  • 基本解釋

    kǎo ? ㄎㄠˇ ◎ 〔栲栳〕a.一種用竹子或柳條編的盛東西的器具,形狀像斗,亦稱“笆斗”;b.夸張地形容人或某些動物的頭部。 ◎ 常綠喬木,葉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有短刺。木材堅硬,可做船櫓、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拷膠,又可制染料。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kǎo? 〈名〉 (1) 木名。即山樗。常綠喬木,葉子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堅硬細密,可做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染料與栲膠 [evergreen chinquapin] 山有栲,隰有杻?!对姟ぬ骑L·山有樞》 (2) 指栲膠 [tannin extract]。如:栲底皮鞋

  • 漢語字典

    [①][kǎo][《廣韻》苦浩切,上晧,溪。](1)山毛櫸科栲屬植物的總稱。其中如紅栲,又稱刺栲。常綠喬木。葉子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堅硬致密,可為支柱、船櫓、輪軸等。樹皮含單寧,可以制栲膠和染料。種子富含淀粉,可供食用。(2)山樗。(3)通“拷”。(4)見“栲栳”。

    音韻參考

    [上古音]:幽部溪母,khu[廣 韻]:苦浩切,上32晧,kǎo,效開一上豪溪[平水韻]:下平四豪·上聲十九皓[國 語]:kǎo[粵 語]:haau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栲;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523第22【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浩切,音考?;蜃??。山樗也?!緺栄拧め屇尽胯?,山樗?!竟]】似樗,色小白,生山中,亦類漆。諺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娟懎^·草木疏】山樗與下田樗無異,葉似差狹,吳人以其葉爲茗,方俗無名此爲栲者。今所謂栲,葉如櫟,皮厚數寸,可爲車輻?;蛑^之栲櫟,許愼以考讀爲糗,今人言考者,其聲耳?!∮帧炯崱抗爬锨?,音杲。又【類篇】丘刀切,音尻。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