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栲 kǎo ? ㄎㄠˇ ◎ 〔栲栳〕a.一種用竹子或柳條編的盛東西的器具,形狀像斗,亦稱“笆斗”;b.夸張地形容人或某些動物的頭部。 ◎ 常綠喬木,葉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有短刺。木材堅硬,可做船櫓、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拷膠,又可制染料。
詳細字義◎ 栲 kǎo? 〈名〉 (1) 木名。即山樗。常綠喬木,葉子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堅硬細密,可做輪軸等,樹皮含鞣酸,可制染料與栲膠 [evergreen chinquapin] 山有栲,隰有杻?!对姟ぬ骑L·山有樞》 (2) 指栲膠 [tannin extract]。如:栲底皮鞋
[①][kǎo][《廣韻》苦浩切,上晧,溪。](1)山毛櫸科栲屬植物的總稱。其中如紅栲,又稱刺栲。常綠喬木。葉子長圓狀披針形,果實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堅硬致密,可為支柱、船櫓、輪軸等。樹皮含單寧,可以制栲膠和染料。種子富含淀粉,可供食用。(2)山樗。(3)通“拷”。(4)見“栲栳”。
[上古音]:幽部溪母,khu[廣 韻]:苦浩切,上32晧,kǎo,效開一上豪溪[平水韻]:下平四豪·上聲十九皓[國 語]:kǎo[粵 語]:ha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