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u
  • 注音:ㄌㄩˋ
  • 部首筆畫(huà):3
  • 總筆畫(huà):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VIU
  • 五筆98:AVIU
  • 五行:
  • Unicode:U+83C9
  • 四角號(hào)碼:44909
  • 倉(cāng)頡輸入法:TVN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7223
提交資料
  • 菉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菉字筆順
    橫豎豎折橫橫豎捺橫撇捺
  • 基本解釋

    lù ? ㄌㄨˋ ◎ 藎草。 ◎ 古通“綠”,綠色。 ◎ 古通“錄”,收錄。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lù? 〈名〉 (1) 草名。即藎草 [hispid arthra-xon]。一名“王芻”。 菉,王芻也。從草,錄聲?!墩f(shuō)文》 菉蘋齊葉兮?!冻o·招魂》 菉似竹,高五六尺,淇水側(cè)人謂之菉竹。——《詩(shī)·淇澳草木》疏 (2) 一年生細(xì)柔草本。葉片卵狀披針形,近似竹葉。生草坡或陰濕地。作牧草。莖葉藥用,汁液可作黃色染料。如:菉竹(藎草的別名);梅菉(地名,在廣東)

  • 漢語(yǔ)字典

    [①][lù][《廣韻》力玉切,入燭,來(lái)。](1)草名。即藎草。一名“王芻”。一年生細(xì)柔草本。高一二尺。葉片卵狀披針形,近似竹葉。生草坡或陰濕地。作牧草。莖葉藥用,汁液可作黃色染料。(2)通“録”。收錄。

    音韻參考

    [廣 韻]:力玉切,入3燭,lǜ,通開(kāi)三入鍾來(lái)[平水韻]:入聲二沃[粵 語(yǔ)]:lu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菉; 康熙筆畫(huà):14; 頁(yè)碼:頁(yè)1037第10【唐韻】力玉切【正韻】盧谷切,??音錄?!緺栄拧め尣荨壳姡跗c?!驹]】菉,蓐也。今呼鴟腳莎。【疏】卽鹿蓐也?!厩るx騷】薋菉葹以盈室兮?!局x朓詩(shī)】霜剪江南菉?!∮滞ㄤ洝!炯弛V軙?shū)】堂下之東面,郭叔掌爲(wèi)天子菉幣焉?!驹]】菉,錄諸侯之幣也?!⊥ㄗ骶G?!驹?shī)·小雅】終朝采綠。【疏】綠同菉。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