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xi
  • 注音:ㄒㄧ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EWFH
  • 五筆98:EWFH
  • 五行:
  • Unicode:U+80B8
  • 四角號碼:78240
  • 倉頡輸入法:BC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743
提交資料
  • 肸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肸字筆順
    撇折橫橫撇捺橫豎
  • 肸字的組詞
    佛肸 僑肸 振肸
  • 基本解釋

    xī ? ㄒㄧˉ ◎ 〔肸蠁〕散布、傳播,如“芬腹肸肸?!? ◎ 振動:“薌呹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鐘。”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xī?

  • 漢語字典

    [①][xī][《廣韻》羲乙切,入質(zhì),曉。][《廣韻》許訖切,入迄,曉。]亦作“肹1”。(1)謂聲響振起或傳播。(2)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時晉國大夫。[②][bì][《集韻》兵媚切,去至,幫。]古地名。春秋魯?shù)兀诮裆綎|省費(fèi)縣西北。

    音韻參考

    [廣 韻]:羲乙切,入5質(zhì),xi,臻開三入眞B曉[平水韻]:入聲四質(zhì)·入聲五物[粵 語]:jat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肸;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976第22【唐韻】羲乙切【集韻】【韻會】【正韻】黑乙切,??欣入聲?!菊f文】響布也。從十從??!拘煸弧?,振?也?!厩皾h·司馬相如傳】肸蠁布寫?!驹]】肸蠁,盛作也。又【揚(yáng)雄傳】薌呹肸以掍根兮,聲駍隱而歷鍾?!驹]】言風(fēng)之動樹,聲響振起衆(zhòng)根,合同駍隱,而盛歷入殿上之鍾也。根猶株也?!咀笏肌な穸假x】景福肸蠁而興作。【註】韋昭曰:肹蠁濕生蟲,蚊類是也,大福之興,如此蟲騰起矣?!∮帧菊崱糠鹈Z,大貌。又人名。 又西域名。【前漢·西域傳】四曰肸頓?侯。 又人名。公孫肸,鄭大夫。見【左傳·襄三十年】。又【前漢·功臣表】疆圉侯留肸?!∮帧緩V韻】【集韻】【韻會】??許訖切,音迄。又【集韻】顯結(jié)切,音??。義??同。 又【集韻】兵媚切,音祕。邑名。在魯。【史記·魯世家】作肸誓。【註】魯東郊之地名?!旧袝孔髻M(fèi)?!⊥ㄗ髅[??甲C:〔【揚(yáng)雄傳】薌呹肸以棍根兮?!场≈?jǐn)照原文棍根改掍根。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