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īn
  • 拼音:qin
  • 注音:ㄑㄧㄣ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CVPC
  • 五筆98:COVC
  • 五行:
  • Unicode:U+99F8
  • 四角號碼:77347
  • 倉頡輸入法:SFSM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駸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īn
  • 駸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折捺捺捺捺折橫橫捺折折捺
  • 基本解釋

    qīn ? ㄑㄧㄣˉ ◎ 見“骎”。

  • 漢語字典

    [①][qīn][《廣韻》七林切,平侵,清。][《廣韻》楚簪切,平侵,初。]亦作“兓1”?!绑V1”的繁體字。(1)見“駸駸”。(2)副詞。逐漸。(3)引申為日益,更加。

    音韻參考

    [上古音]:侵部清母,tsi?m[廣 韻]:七林切,下平21侵,qīn,深開三平侵A清[平水韻]:下平十二侵[粵 語]:cam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馬字部】 駸;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439第10【廣韻】【正韻】七林切【集韻】【韻會】千尋切,??音侵。【玉篇】駸駸,馬行疾貌?!驹姟ば⊙拧枯d驟駸駸?!驹]】驟貌。 又【廣韻】楚簪切【集韻】初簪切,??音參。又【集韻】楚錦切,音慘。義??同?!”咀??。【篇?!孔??,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