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ke
  • 注音:ㄎㄜ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NHDK
  • 五筆98:USKG
  • 五行:
  • Unicode:U+7241
  • 四角號碼:21220
  • 倉頡輸入法:VMMN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379
提交資料
  • 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牁字筆順
    折豎橫撇橫豎折橫豎
  • 基本解釋

    kē ? ㄎㄜˉ ◎ 古同“柯”,系船的木樁。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kē? ——“牂牁”( Zāngkē):古水名;古地名(亦作“牂柯”。船只停泊時(shí)用以系纜繩的木樁)

  • 漢語字典

    [①][kē][《廣韻》古俄切,平歌,見。]見“牂牁”。

    音韻參考

    [廣 韻]:古俄切,下平7歌,gē,果開一平歌見[平水韻]:下平五歌[粵 語]:go1o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爿字部】 牁; 康熙筆畫:9; 頁碼:頁691第19【廣韻】古俄切【集韻】【正韻】居何切,??音歌。【廣韻】所以繫舟?!∮譅櫊槪っ?。亦江名?!厩皾h·南越傳】下牂牁江?! 炯崱勘咀鲬?。同??。通作柯?!虬磸V韻云:同戕。疑戕爲(wèi)??字之譌。戕本應(yīng)作??,從弋,不從戈。在十一唐韻中,與牂牁之牂通用,不應(yīng)再與牁同也。類篇書作〈片可〉。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