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HAEQ
  • 五筆98:HEGQ
  • 五行:
  • Unicode:U+89B0
  • 四角號碼:26212
  • 倉頡輸入法:YMB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覰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覰字筆順
    豎橫折撇橫折豎折橫橫橫豎折橫橫橫撇折
  • 覰字的組詞
    打覰 觀覰 窺覰 照覰
  • 基本解釋

    qū ? ㄑㄩˉ ◎ 同“覷”。

  • 漢語字典

    [①][qù][《廣韻》七慮切,去御,清。]亦作“覷1”。亦作“覻1”。(1)看。(2)窺伺;嚴(yán)密注視。(3)探視。(4)瞄。(5)瞇縫。(6)看待;照看。

    音韻參考

    [廣 韻]:七慮切,去9御,qù,遇開三去魚清[粵 語]:ceo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見字部】 覰;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137第01【唐韻】七句切【集韻】【韻會】【正韻】七慮切,??蛆去聲。【說文】拘覰,未密致也?!∮帧緩V韻】伺視也?!咎茣堈f傳】北??覰邊?!炯崱恳蛔?。 又【韻會】通作徂。【前漢·張良傳】良與容徂擊秦皇帝。【師古註】徂謂密伺之也。本作覰?!∮帧炯崱壳в嗲?,音蛆。義同?!绢惼炕蜃???! 炯崱孔F作覰,俗作覷,??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