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īyi1
  • 拼音:yi
  • 注音:ㄧyi1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JWVT
  • 五筆98:JWVT
  • 五行:
  • Unicode:U+86DC
  • 四角號(hào)碼:57107
  • 倉頡輸入法:LIOS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蛜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īyi1
  • 蛜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撇豎折橫橫撇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ī ? ㄧˉ ◎ 〔蛜蝛(wēi)〕同“伊威”,一種小蟲。體橢圓形,灰褐色,生活在陰暗潮濕處。俗稱“地雞”、“地虱子”或“地虱婆”。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ī][《廣韻》於脂切,平脂,影。](1)見“蛜蝛”。(2)見“蛜”。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闕母,iei[粵 語]:ji1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蛜;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081第32【唐韻】於脂切,音咿。蛜蝛?!菊f文】作蛜委,鼠婦也。通作伊?!驹姟め亠L(fēng)】伊威在室?!卷n愈詩】破竈蛜蝛盈。 又?蛜?!痉窖浴す]】蜻蛉,淮南人呼爲(wèi)?蛜?;ピ斘k字註?! 炯崱渴∽??。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