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ci
  • 注音:ㄘ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UQW
  • 五筆98:XUQW
  • 五行:
  • Unicode:U+7D58
  • 四角號碼:27982
  • 倉頡輸入法:VFIM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絘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絘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捺橫撇折撇捺
  • 基本解釋

    cì ? ㄘˋ ◎ 〔絘布〕古代繳納的一種稅。 ◎ 績麻成線。

  • 漢語字典

    [①][cì][《廣韻》七四切,去至,清。]績好但尚未絞成線的麻縷。

    音韻參考

    [廣 韻]:七四切,去6至,cì,止開三去脂A清[粵 語]:c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絘;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922第11【廣韻】【集韻】??七四切,音次?!菊f文】績所緝也?!局芏Y·地官·廛人】掌斂市絘布?!驹]】絘布,列肆之稅布?!∮帧炯崱拷蛩角校糇?。疾二切,音自。義??同??甲C:〔【周禮·地官·廛人】掌斂布絘布?!场≈?jǐn)照原文斂布改斂市。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