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近日,河南省商丘第三人民醫(yī)院劉桂榮報道:“我國人群使用托吡酯的有效劑量比國外小,但其起效劑量、維持劑量波動大,應注意劑量個體化?!?/p>
托吡酯(Topiramate,topamax,TPM)為一種廣譜抗癲癇藥,其抗癲癇作用主要有四點作用機制:電壓依賴性鈉通道阻滯,即通過對鈉通道的阻滯作用來減低電流脈沖所誘導的持續(xù)反應點燃;在γ-氨基丁酸化學門控離子通道類受體上增強γ-氨基丁酸(GABA)活性,可能作用在苯二氮(艸卓)類不敏感受體上;阻滯紅藻氨酸/α-氨基-3-羥-5甲基-4-異惡唑-丙酸鹽(AMPA)型谷氨酸受體;還有弱的腦內碳酸酐酶抑制作用。在美國,不同劑量TPM加用治療部分性癲癇的臨床試驗中,一些病人在高劑量有效,一些病人在低劑量有效;TPM超過400~600毫克/日,療效不一定提高。因此推薦成人TPM最小有效劑量為200毫克/日,適應維持劑量為400毫克/日。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劉桂榮對47例成人部分性癲癇發(fā)作患者(單純部分性發(fā)作22例,復雜部分性發(fā)作25例,其中伴繼發(fā)全面發(fā)作4例)均給予TPM單藥治療并觀察劑量與療效的關系。初始劑量25毫克/日,以后每周增加相同劑量達總量200毫克/日,每周兩次給予,加量期一般為8周。如達到維持劑量后出現(xiàn)可能與劑量有關的療效和耐受性改變,可適當調整維持量。在TPM單藥治療后9~24周,即維持治療期按每月癲癇發(fā)作頻率進行比較。治療24周后結果顯示,47例部分性癲癇患者中控制25例(53%),顯效9例(19%)。癲癇發(fā)作頻率減少大于等于50%,共38例,總有效率81%。首次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者26例,總有效24例(92%),經治療過的患者21例總有效率15例(7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說明TPM單藥治療對首次病人及經治病人均有效。首次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者控制20例(77%),經過治療后的患者8例(38%),兩組控制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首治病人對TPM治療更為敏感。單純部分性發(fā)作組總有效率91%,復雜部分性發(fā)作組總有效率7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說明TPM對發(fā)作形式的療效無影響,即均有效。起效劑量為50~200毫克/日,維持劑量為100~200毫克/日,即起效劑量及維持劑量有很大波動范圍。該組有7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有肢體麻木、視物模糊、精神運動遲緩、乏力等,均出現(xiàn)在加量期,未經特殊處理,以后逐漸消失。兩例病人出現(xiàn)體重減輕,于治療12周后出現(xiàn),治療結束體重減輕分別為三公斤和四公斤。
該研究報告者提示,國人使用TMP有效劑量比國外小。成人有效量多在200毫克/日,但其治療的起效劑量、維持劑量波動范圍較大,因此,治療中應當注意劑量個體化。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這不但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還可確定個體的最佳治療劑量。該藥不僅對單純部分性發(fā)作性癲癇有效,還對復雜部分性發(fā)作者也有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近日,河南省商丘第三人民醫(yī)院劉桂榮報道:“我國人群使用托吡酯的有效劑量比國外小,但其起效劑量、維持劑量波動大,應注意劑量個體化?!?/p>
托吡酯(Topiramate,topamax,TPM)為一種廣譜抗癲癇藥,其抗癲癇作用主要有四點作用機制:電壓依賴性鈉通道阻滯,即通過對鈉通道的阻滯作用來減低電流脈沖所誘導的持續(xù)反應點燃;在γ-氨基丁酸化學門控離子通道類受體上增強γ-氨基丁酸(GABA)活性,可能作用在苯二氮(艸卓)類不敏感受體上;阻滯紅藻氨酸/α-氨基-3-羥-5甲基-4-異惡唑-丙酸鹽(AMPA)型谷氨酸受體;還有弱的腦內碳酸酐酶抑制作用。在美國,不同劑量TPM加用治療部分性癲癇的臨床試驗中,一些病人在高劑量有效,一些病人在低劑量有效;TPM超過400~600毫克/日,療效不一定提高。因此推薦成人TPM最小有效劑量為200毫克/日,適應維持劑量為400毫克/日。
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劉桂榮對47例成人部分性癲癇發(fā)作患者(單純部分性發(fā)作22例,復雜部分性發(fā)作25例,其中伴繼發(fā)全面發(fā)作4例)均給予TPM單藥治療并觀察劑量與療效的關系。初始劑量25毫克/日,以后每周增加相同劑量達總量200毫克/日,每周兩次給予,加量期一般為8周。如達到維持劑量后出現(xiàn)可能與劑量有關的療效和耐受性改變,可適當調整維持量。在TPM單藥治療后9~24周,即維持治療期按每月癲癇發(fā)作頻率進行比較。治療24周后結果顯示,47例部分性癲癇患者中控制25例(53%),顯效9例(19%)。癲癇發(fā)作頻率減少大于等于50%,共38例,總有效率81%。首次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者26例,總有效24例(92%),經治療過的患者21例總有效率15例(7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說明TPM單藥治療對首次病人及經治病人均有效。首次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者控制20例(77%),經過治療后的患者8例(38%),兩組控制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首治病人對TPM治療更為敏感。單純部分性發(fā)作組總有效率91%,復雜部分性發(fā)作組總有效率7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說明TPM對發(fā)作形式的療效無影響,即均有效。起效劑量為50~200毫克/日,維持劑量為100~200毫克/日,即起效劑量及維持劑量有很大波動范圍。該組有7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有肢體麻木、視物模糊、精神運動遲緩、乏力等,均出現(xiàn)在加量期,未經特殊處理,以后逐漸消失。兩例病人出現(xiàn)體重減輕,于治療12周后出現(xiàn),治療結束體重減輕分別為三公斤和四公斤。
該研究報告者提示,國人使用TMP有效劑量比國外小。成人有效量多在200毫克/日,但其治療的起效劑量、維持劑量波動范圍較大,因此,治療中應當注意劑量個體化。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這不但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還可確定個體的最佳治療劑量。該藥不僅對單純部分性發(fā)作性癲癇有效,還對復雜部分性發(fā)作者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