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日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通過觀察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堿對人胃癌細胞凋亡和相關調(diào)控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發(fā)現(xiàn)小檗堿抗胃癌的機制主要為誘導胃癌細胞凋亡,下調(diào)Bcl-2基因表達,上調(diào)野生型P53基因表達。
小檗堿是傳統(tǒng)中藥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文獻報道稱小檗堿有抗腫瘤的作用,可誘導白血病HL-60細胞凋亡,但有關它抗胃癌、誘導胃癌細胞凋亡的研究較少。
研究人員以人胃腺癌細胞株SGC-7901為實驗模型,用鹽酸小檗堿大(8微克/毫升)、小(4微克/毫升)兩個劑量進行干預,采用光鏡、掃描電鏡、流式細胞儀對凋亡細胞進行定性與定量檢測,采用逆轉(zhuǎn)錄多聚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胃癌細胞中P53和Bcl-2的mRNA表達水平。結(jié)果表明,小檗堿8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電鏡下出現(xiàn)凋亡小體;4微克/毫升、8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流式細胞儀DNA直方圖出現(xiàn)典型的亞二倍體峰;4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Bcl-2基因表達水平降低,野生型P53基因表達水平升高;8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Bcl-2基因不表達,野生型P53基因表達水平顯著升高。
研究人員介紹,P53基因與腫瘤關系密切,60%以上的人類腫瘤細胞中存在P53基因的突變失活。P53基因的改變被認為是人類癌癥中最常見的基因變化?,F(xiàn)已在肝癌、成骨肉瘤、肺癌、結(jié)腸癌、神經(jīng)纖維肉瘤、腦瘤、乳腺癌及橫紋肌肉瘤等多種腫瘤中檢出了P53的突變和缺失。Bcl-2是一種新的致癌基因,它的高表達可引發(fā)腫瘤。
本研究通過掃描電鏡、流式細胞儀對凋亡細胞進行定性與定量檢測,觀察到小檗堿可誘導人胃癌細胞SGC-7901凋亡。采用RT-PCR技術檢測胃癌細胞中抑制凋亡的Bcl-2基因和促進凋亡的P53基因mRNA水平,發(fā)現(xiàn)小檗堿可抑制Bcl-2基因表達而促進P53基因的表達,這可能是小檗堿抗癌的主要機理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日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通過觀察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小檗堿對人胃癌細胞凋亡和相關調(diào)控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發(fā)現(xiàn)小檗堿抗胃癌的機制主要為誘導胃癌細胞凋亡,下調(diào)Bcl-2基因表達,上調(diào)野生型P53基因表達。
小檗堿是傳統(tǒng)中藥黃連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文獻報道稱小檗堿有抗腫瘤的作用,可誘導白血病HL-60細胞凋亡,但有關它抗胃癌、誘導胃癌細胞凋亡的研究較少。
研究人員以人胃腺癌細胞株SGC-7901為實驗模型,用鹽酸小檗堿大(8微克/毫升)、小(4微克/毫升)兩個劑量進行干預,采用光鏡、掃描電鏡、流式細胞儀對凋亡細胞進行定性與定量檢測,采用逆轉(zhuǎn)錄多聚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胃癌細胞中P53和Bcl-2的mRNA表達水平。結(jié)果表明,小檗堿8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電鏡下出現(xiàn)凋亡小體;4微克/毫升、8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流式細胞儀DNA直方圖出現(xiàn)典型的亞二倍體峰;4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Bcl-2基因表達水平降低,野生型P53基因表達水平升高;8微克/毫升作用72小時,Bcl-2基因不表達,野生型P53基因表達水平顯著升高。
研究人員介紹,P53基因與腫瘤關系密切,60%以上的人類腫瘤細胞中存在P53基因的突變失活。P53基因的改變被認為是人類癌癥中最常見的基因變化?,F(xiàn)已在肝癌、成骨肉瘤、肺癌、結(jié)腸癌、神經(jīng)纖維肉瘤、腦瘤、乳腺癌及橫紋肌肉瘤等多種腫瘤中檢出了P53的突變和缺失。Bcl-2是一種新的致癌基因,它的高表達可引發(fā)腫瘤。
本研究通過掃描電鏡、流式細胞儀對凋亡細胞進行定性與定量檢測,觀察到小檗堿可誘導人胃癌細胞SGC-7901凋亡。采用RT-PCR技術檢測胃癌細胞中抑制凋亡的Bcl-2基因和促進凋亡的P53基因mRNA水平,發(fā)現(xiàn)小檗堿可抑制Bcl-2基因表達而促進P53基因的表達,這可能是小檗堿抗癌的主要機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