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洛陽正骨醫(yī)院近日在原有“洛陽皮瓣”、“骨皮瓣”技術的基礎上又設計了以脛后動脈分支為血管蒂的骨皮瓣新術式,并成功應用于兩位“小腿創(chuàng)傷性骨皮缺損”病人。目前,這兩位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骨折已臨床愈合,下肢外形及功能恢復滿意,并已能扶拐下地行走和進行功能鍛煉。
該院專家通過進一步了解脛后動脈走行及沿途發(fā)出分支的解剖特點,發(fā)現脛后動脈在內踝上7、9、11厘米處分別有一較粗大的分支,此分支主要供應鄰近的小腿內側皮膚及脛骨上段內側骨膜血液供應,其中內踝上11厘米(即中上1/3交界處)的分支更為恒定。根據此解剖特點,他們成功設計了以脛后動靜脈分支為血管蒂的脛骨皮瓣,具有能夠一期修復四肢骨皮缺損、損傷小等優(yōu)點。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洛陽正骨醫(yī)院近日在原有“洛陽皮瓣”、“骨皮瓣”技術的基礎上又設計了以脛后動脈分支為血管蒂的骨皮瓣新術式,并成功應用于兩位“小腿創(chuàng)傷性骨皮缺損”病人。目前,這兩位患者皮瓣均成活良好,骨折已臨床愈合,下肢外形及功能恢復滿意,并已能扶拐下地行走和進行功能鍛煉。
該院專家通過進一步了解脛后動脈走行及沿途發(fā)出分支的解剖特點,發(fā)現脛后動脈在內踝上7、9、11厘米處分別有一較粗大的分支,此分支主要供應鄰近的小腿內側皮膚及脛骨上段內側骨膜血液供應,其中內踝上11厘米(即中上1/3交界處)的分支更為恒定。根據此解剖特點,他們成功設計了以脛后動靜脈分支為血管蒂的脛骨皮瓣,具有能夠一期修復四肢骨皮缺損、損傷小等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