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九龍根

    《中藥大辭典》:九龍根拼音注音Jiǔ Lónɡ Gēn別名

    龍須藤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九龍?zhí)俑ā稄V西中草藥》)。

    出處

    《爐川本草》

    來源

    為豆科植物龍須藤。秋后采收。

    性味

    甘苦,溫。

    ①《本草求原》:"甘辛,微溫。"

    ②《陸川本草》:"苦,微溫。"

    ③《廣西中草藥》:"味甘微苦,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濕,行血?dú)?。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心胃氣痛。

    ①《生草藥性備要》:"祛風(fēng)濕,壯筋骨,理跌打傷。又能行氣,治痰火。"

    ②《本草求原》:"解郁積,除疳疔、內(nèi)外痔。"

    ③《陸川本草》:"行氣止痛,治心胃氣痛,風(fēng)濕骨痛,腰痛。"

    ④《廣西中草藥》:"補(bǔ)脾理氣。治病后虛弱,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

    復(fù)方

    ①治關(guān)節(jié)風(fēng)痛:龍須藤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②治偏癱:龍須藤根一兩。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

    ③治小兒疳積:㈠龍須藤根三至五錢。水煎服。(①方以下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㈡干九龍?zhí)俑X,人字草二錢。水煎當(dāng)茶飲,或研末同豬肝、雞肝蒸吃。(《廣西中草藥》)

    ④治心胃氣痛:干九龍蘑根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九龍根拼音注音Jiǔ Ló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Champion Bauhinia出處

    出自《陸川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紅毛羊蹄甲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auhinia pyrrhoclada Drake

    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溝、林中。熱帶地區(qū)廣為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

    原形態(tài)

    紅毛羊蹄甲 木質(zhì)藤本;嫩枝、葉背、花序、葉柄、花柄、萼和莢果均被赤褐色粗毛或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zhǎng)2.5-3.5cm,密被皺曲粗毛;托葉鐮刀狀,長(zhǎng)5-7mm,早落;葉卵狀圓形,長(zhǎng)、寬均6-8.5cm,基部心形,先端2裂達(dá)中部,裂片先端圓鈍,上面無毛或沿脈上被小柔毛,下面密被赤褐色茸毛,最后毛漸疏并褪色;基出脈9-11條;葉近革質(zhì)??偁罨ㄐ蝽斏猿式鹱炙?,被毛,具密集的花和稍長(zhǎng)的總花梗;苞片和小苞片線形,被毛;花萼管長(zhǎng)5-7mm,萼片披針形,漸尖,外面密被茸毛;花瓣白色,倒卵狀橢圓形,長(zhǎng)約2cm,寬約1cm,具瓣柄,外面被粗毛,內(nèi)面僅沿瓣柄被毛;能育雄蕊3,花絲長(zhǎng)約2cm,基部被柔毛;退化雄蕊2-3;子房被粗毛,近無柄,花柱長(zhǎng)6-7mm,基部被毛,柱頭盾狀。莢果倒披針狀長(zhǎng)圓形,扁平,長(zhǎng)10-18cm,寬4-4.5cm,密被褐色絨毛,有少數(shù)種子?;ㄆ?月,果期8-9月。

    歸經(jīng)

    脾;肝經(jīng)

    性味

    甘苦;溫;無毒

    功能主治

    通經(jīng),活血。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酒。

    復(fù)方

    1.治關(guān)節(jié)風(fēng)痛:龍須藤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2.治偏癱:龍須藤根一兩。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3.治小兒疳積:一.龍須藤根三至五錢。水煎服。(1.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二.干九龍?zhí)俑X,人字草二錢。水煎當(dāng)茶飲,或研末同豬肝、雞肝蒸吃。(《廣西中草藥》)4.治心胃氣痛:干九龍?zhí)俑邋X。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fēng)濕,壯筋骨,理跌打傷。又能行氣,治痰火。2.《本草求原》:解郁積,除疳疔、內(nèi)外痔。3.《陸川本草》:行氣止痛,治心胃氣痛,風(fēng)濕骨痛,腰病。4.《廣西中草藥》:補(bǔ)脾理氣。治病后虛弱,小兒疳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Bò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erberis heteropoda Schneid.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處《峨嵋藥植》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刺黃柏的莖葉。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苦,寒?!肮δ苤髦微佟抖脶宜幹病罚骸胺勰┲吸S水瘡。煎水服,治蟲牙、火牙。“②《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
  • 拼音注音Cì Huánɡ Qín別名十大功勞、老鼠刺、刺黃連。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大葉刺黃柏的全株。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honiafargesiiTakeda采收和儲(chǔ)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或叢林中......
  • 《中藥大辭典》:刺黃連拼音注音Cì Huánɡ Lián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假豪豬刺的根及莖皮。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溝旁、河岸或山坡。分布陜西、甘肅、湖北、四川。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0.5~1.5米,莖直立,灰黃色,具棱;刺......
  • 拼音注音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別名半邊雙、半邊旗英文名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鳳尾蕨科植物刺齒鳳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teri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