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名醫(yī)鄧鐵濤采用軟肝煎進(jìn)行治療,介紹如下:
方劑名稱:軟肝煎
組成:太子參30克,白術(shù)15克,楮實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絲子12克,土鱉蟲3克,甘草6克,丹參18克,鱉甲(醋炙)30克。
功能:健脾護肝,化蹍軟堅。
主治:肝硬化
用法:土鱉蟲烘干研成細(xì)末。水三碗,入鱉甲先煎半小時,納諸藥煎至一碗,沖服土鱉蟲末,渣再煎服。
加減運用: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黃皮樹葉30克;門脈性肝硬化,若硬化較嚴(yán)重加炒山甲10克;牙齦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或仙鶴草30克;陰虛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藥15克、石斛12克。
典型病例:陳某,男,40歲,印尼華僑。因肝大質(zhì)硬、脾大八年于1985年5月9日入院(住院號28912)。入院檢查:胸部有蜘蛛痣,肝大肋下1厘米,質(zhì)硬,脾Ⅱ°腫大,B型超聲波檢查示肝硬化回聲,化驗A:G=4.02:3.46,SGPT230μ,舌暗紅,舌下靜脈怒張,脈弦細(xì)弱。入院后予太子參30克、云苓15克、白術(shù)15克、菟絲子12克、楮實子12克、川萆薢10克、丹參18克、甘草3克。日一劑,治療一月,病情明顯好轉(zhuǎn),回印尼繼續(xù)用上方鞏固治療。
經(jīng)驗體會:肝硬化之攻克,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最為重要。肝硬化的早期診斷,西醫(yī)的診斷手段從生化檢查以至B型超聲、CT及X線等檢查值得借鑒,給中醫(yī)藥的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中醫(yī)舌診發(fā)現(xiàn),患者舌底靜脈充盈曲張常與X線檢查之食道靜脈曲張相吻合。
對于白蛋白低或A/G比值倒置的患者,可用鱉或龜(約500克左右)加淮山藥30克、苡仁12克燉湯服,每周一次或十天一次,有較好的升高白蛋白作用。但服用時避免出現(xiàn)食滯。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名醫(yī)鄧鐵濤采用軟肝煎進(jìn)行治療,介紹如下:
方劑名稱:軟肝煎
組成:太子參30克,白術(shù)15克,楮實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絲子12克,土鱉蟲3克,甘草6克,丹參18克,鱉甲(醋炙)30克。
功能:健脾護肝,化蹍軟堅。
主治:肝硬化
用法:土鱉蟲烘干研成細(xì)末。水三碗,入鱉甲先煎半小時,納諸藥煎至一碗,沖服土鱉蟲末,渣再煎服。
加減運用: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黃皮樹葉30克;門脈性肝硬化,若硬化較嚴(yán)重加炒山甲10克;牙齦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或仙鶴草30克;陰虛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藥15克、石斛12克。
典型病例:陳某,男,40歲,印尼華僑。因肝大質(zhì)硬、脾大八年于1985年5月9日入院(住院號28912)。入院檢查:胸部有蜘蛛痣,肝大肋下1厘米,質(zhì)硬,脾Ⅱ°腫大,B型超聲波檢查示肝硬化回聲,化驗A:G=4.02:3.46,SGPT230μ,舌暗紅,舌下靜脈怒張,脈弦細(xì)弱。入院后予太子參30克、云苓15克、白術(shù)15克、菟絲子12克、楮實子12克、川萆薢10克、丹參18克、甘草3克。日一劑,治療一月,病情明顯好轉(zhuǎn),回印尼繼續(xù)用上方鞏固治療。
經(jīng)驗體會:肝硬化之攻克,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最為重要。肝硬化的早期診斷,西醫(yī)的診斷手段從生化檢查以至B型超聲、CT及X線等檢查值得借鑒,給中醫(yī)藥的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中醫(yī)舌診發(fā)現(xiàn),患者舌底靜脈充盈曲張常與X線檢查之食道靜脈曲張相吻合。
對于白蛋白低或A/G比值倒置的患者,可用鱉或龜(約500克左右)加淮山藥30克、苡仁12克燉湯服,每周一次或十天一次,有較好的升高白蛋白作用。但服用時避免出現(xiàn)食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