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歸脾湯

    組成:黨參15克,黃芪30克,阿膠15克(另烊化,分2次服),血余炭9克,白術9克,炒當歸6克,遠志9克,炒棗仁15克,棕櫚炭30克,陳皮9克,甘草9克。

    功能:補脾攝血。

    主治:崩漏之脾虛型。癥見陰道驟然下血或漏下不止,血色鮮紅或淺淡,小腹脹痛,食少便溏,心慌氣短,倦怠乏力,腰部酸痛,面色浮黃,舌淡苔薄,脈象細數(shù)等。

    用法:1.先將藥物用冷水適量浸泡1小時,浸透后煎煮。首煎武火(溫度較高),煎沸后文火(溫度較低),煎20-25分鐘。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鐘,煎好后兩煎混勻,總量以250-300毫升為宜,每日服1劑,每劑分2次服用,早飯前及晚飯后1小時各溫服1次。

    2.1日1劑,連服5-10劑為1個療程,待至下次月經(jīng)來潮時,原方如法再服1個療程。

    加減運用:血色紅、口干脈數(shù)者,加地榆炭30克;血色暗有塊、舌有瘀點瘀斑、脈沉弦者,加三七粉6克(分二次另服);腹脹痛、兩脅脹痛、舌質(zhì)紫暗、脈弦者,加烏梅30克;頭痛者,加荊芥炭9克;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脈細弱者,減黨參,加人參9克(另煎入);下血量多不止者,加醋30克配水煎。

    經(jīng)驗體會:本方系在宋·嚴用和《濟生方》歸脾湯的基礎上加減而成。崩漏發(fā)生的機理,主要由于沖任損傷不能固攝所致。脾虛者補脾攝血,用加減歸脾湯;血熱者清熱止血,用清熱止血湯;氣郁者疏肝解郁止血,用加減逍遙散;血瘀者化瘀止血,用加減逐瘀止崩湯;腎陽虛者溫補腎陽佐以止血,用加減右歸飲;腎陰虛者滋陰補腎佐以止血,用加味地黃湯。425例中,治愈者375例,治愈率為88.23%;有效者26例,總有效率為94.34%。其中脾虛型占223例。

更多中藥材
  • 關于中醫(yī)藥這個應用這塊兒啊,我建議大家還是用中醫(yī)辨證更精確一些,我不建議大家隨便就去吃這個六味地黃丸。那么中醫(yī)講究這個辯證啊,雖然它是一種宏觀醫(yī)學,但是辨證施治這塊兒,通過這個辯證呢,更精準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藥的療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體......
  • 今天講這個患者是李女士,61歲,它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胃脘灼熱脹痛有四年了,近一個禮拜是比較加重,她有這個胃脘部灼熱脹痛,然后還有這個胸部一個痞滿,覺得胸悶,類似于胸悶的感覺,還有點惡心有干嘔,有反酸。那么胃鏡檢查呢,她就是一個慢性萎縮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費勁,這一類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時候就感覺這個大便呢,在肛門口就是排不出來,甚至嚴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門部都有墜脹感,最嚴重的患者就是脫肛了啊,由于這個過度用力吧,就是出現(xiàn)直腸脫垂,脫出肛門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鏡檢查這個話題,那么胃鏡對于我們消化系統(tǒng)疾病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一個檢查手段,那么現(xiàn)在的胃鏡其實跟過去比,已經(jīng)進步非常之多了,一個是鏡身呢,比較柔軟,比較細,現(xiàn)在這個胃鏡檢查呢,其實是一個常規(guī)的檢查項目,哪些疾病需要檢查,實際......
  • 前幾天在臨床看到一個患者,女性,40歲左右吧,然后她來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點疼痛,這種疼痛啊是若有若無的啊,就像抽筋兒,又像岔氣一樣,那么別的方面呢,她感覺不是很明顯,她認為自己有這個慢性胰腺炎,為什么呢,是因為她在一次體檢當中,CT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