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喝湯驅(qū)走春困

    春季溫暖多風(fēng),然而常春雨連綿,寒潮襲擊,寒冷多濕,所以人們常受風(fēng)熱之邪或風(fēng)寒之邪,如流行性感冒、感冒、氣管炎、支氣管炎、扁桃腺炎、肺炎等。

    胡椒根三蛇湯

    從大寒到驚蟄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時期,在廣東則多在立春后至驚蟄前是最寒冷的日子,尤其今年農(nóng)歷有閏二月,寒冷的日子更長。寒潮多襲、春雨連綿,人體常受風(fēng)寒之邪,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的患者此時痹痛更甚。胡椒根煲三蛇湯則具溫經(jīng)通絡(luò)、祛寒除痹、滋補強壯之功效。同時能輔助治療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疾患、手足屈伸不便和中風(fēng)后遺半身不遂等。

    [材料]胡椒根40~60克、蛇肉350~500克、生姜2~3片、大棗3枚。

    胡椒根性熱味辛,功能溫經(jīng)通絡(luò)、祛寒除痹;三蛇是廣義之謂,常指金腳帶、飯鏟頭、過樹榕或三索線,最佳選用過山峰蛇,但其他蛇肉亦可,其功能祛風(fēng)濕、除痹痛、強壯神經(jīng)、活血活氣、舒筋活絡(luò)。

    [烹制]胡椒根洗凈,稍用清水浸泡,蛇肉洗凈,用開水滾沸片刻,即“飛水”,去掉血水;大棗去核、洗凈。然后一起放置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diào)入食鹽和少量生油便可。

    白玉豬小肚湯

    春季時而會紛灑小雨,時而會霧氣彌漫。在這樣的天氣里人們常會感到肢體困重,這就是所謂的濕困。白玉豬小肚湯具清熱祛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尤其適合這種濕困天氣,同時還適應(yīng)于水腫,癥見頭面四肢浮腫、小便短小、體重而困倦;或濕熱黃疸、濕熱內(nèi)盛的高血壓等。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白茅根、玉米須等具清熱生津、利水消腫、祛濕除黃;豬小肚即為豬的膀胱,功能補腎、縮尿,與白茅根、玉米須相配,使之利水而不傷腎,紅棗則性味甘溫,培土利水,既可增本湯利水之力,又可使湯味清香可口。

    [烹制]豬小肚去凈脂肪,切塊狀,用鹽、生粉拌擦,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后,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800毫升(8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便成。豬小肚可撈出拌醬油佐餐用。此量可供2~3人用。

更多中藥材
  • 大家下班之后都喜歡泡腳,泡腳會讓我們的心情放松下來,而且大家也都發(fā)現(xiàn)了,泡腳之后很快我們就進入了睡眠,對于失眠也有很好的改善,現(xiàn)在泡腳的辦法是有很多的,有的朋友會在泡腳水里面加入精油,有的則是會放入一些藥材,那么使用這種艾草丹參泡腳有什么作......
  • 丹參片是一種常用的中成藥,由單味丹參浸膏后提取而成的。丹參屬于中藥中的常用藥,治療作用集中在心腦血管方面,在治療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上深受好評。那么,丹參片可以長期吃嗎?丹參片能長期服用嗎丹參片是不適合長期吃的。長期服用丹參片可能引起低血鉀......
  • 石決明大家應(yīng)該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藥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夠幫助平肝去熱,對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現(xiàn)在有很多的中醫(yī)師,非常常用這種中藥,來治療一些疾病,但是在這些中藥方劑的使用過程中,自己應(yīng)該要怎么樣運用才是比較合理的......
  • 很多人都有戴首飾的習(xí)慣,有的人是為了美觀,還有一部分是由于某些首飾具有保健的功效,這是由其首飾的原材料結(jié)構(gòu)所導(dǎo)致的,拉長石是一種較為昂貴的石頭,近些年來變得越來越流行,它的作用和功效具體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吧。一......
  • 巴戟是生長在我國廣西等地區(qū)的一種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雞腸鳳,它在夏天的時候可以開出很美麗的白色花朵,散發(fā)出的清香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放松,不僅如此,巴戟的根部還可以入藥,具體來講,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