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辨證分型治汗證

    不因外界環(huán)境影響,在頭面、頸胸,或四肢、全身過度出汗者,中醫(yī)稱汗證。其臨床表現(xiàn)通常有兩類,白晝汗出溱溱,動則益甚者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為盜汗。見于西醫(yī)學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甲亢、風濕熱、結核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病過程中。中醫(yī)可分四型辨治:

    氣虛血虧型:以自汗為主,或有盜汗。汗出惡風,稍勞尤甚,易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心悸眠差,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宜益氣養(yǎng)血,固表止汗,可選大補黃芪湯(《丹溪心法》)加減:黃芪、防風、川芎、山茱萸、當歸、白術、甘草、五味子、人參、茯苓、熟地黃、肉蓯蓉、浮小麥、煅牡蠣。偏氣虛,可選玉屏風散加味;偏血虛,可選歸脾湯。成藥可酌選人參養(yǎng)榮丸、虛汗停顆粒、玉屏風顆粒、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等。

    營衛(wèi)不和型: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可表現(xiàn)為局部出汗、半身出汗,舌苔薄白,脈緩。治宜調和營衛(wèi),以桂枝湯加味: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甘草、龍骨、煅牡蠣、黃芪、浮小麥、麻黃根。若汗后發(fā)冷,可酌加附子以溫陽斂汗。成藥可選桂枝顆粒合虛汗停顆?;螯S芪精口服液。

    虛火內熾型:以盜汗為主,或有自汗。五心煩熱,或午后潮熱,顴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宜降火滋陰,以當歸六黃湯加味: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連、黃芩、黃柏、黃芪、煅牡蠣、浮小麥、烏梅、銀柴胡、麥冬、五味子。成藥可酌選二至丸、知柏地黃丸、天王補心丸。

    邪熱郁蒸型:蒸蒸汗出,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尿黃,大便偏干,舌苔薄黃,脈弦數(shù)。治宜清肝泄熱化濕,以龍膽瀉肝湯加味:龍膽草、黃芩、梔子、柴胡、澤瀉、通草、車前子、當歸、生地黃、甘草、茵陳。成藥可酌選龍膽瀉肝丸、四妙丸。

    必須說明的是,對單獨出現(xiàn)的汗證,依此辨證治療效果確鑿。對急性熱病、危重癥和其他疾病引起或伴發(fā)的汗證,應首先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尚學瑞)

更多中藥材
  • 痰濕質比較多見,我們常見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濕體質癥狀表現(xiàn)為:口粘多痰,腹部肥滿,肚子比較大,面色油膩,并且頭發(fā)一面色油膩,性格比較穩(wěn)重,這個舌苔厚膩,舌苔是黃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膩的,并且這些人喜歡吃甜食,喜歡吃肉類這些東西。......
  • 陽虛質對應陰虛質,陰虛質最大特點是口渴。表現(xiàn)為,口燥咽干,手足辛熱,并且形體偏瘦,大便干結,還有這個情緒方面,情緒比較急躁。這些就是陰虛質的總體特征。......
  • 陽虛質主要表現(xiàn)是怕冷,這個比較多見,特別是女性同志比較多見,怕冷一族,它表現(xiàn)是畏寒肢冷,肌肉松軟,精神不振,還有性格內向。陽虛質這個病比較特點的就是,在暖和的天氣時,別人穿短袖,他戴著棉帽子,穿著棉衣,怕冷是陽虛質的典型表現(xiàn)。......
  • 氣虛質在臨床表現(xiàn)就是乏力,我們首先看病人沒勁乏力,就是氣虛質。它的表現(xiàn)主要是乏力自汗,肌肉松軟,氣短懶言,精神不振,并且這些人性格比較內向,這是氣虛質。......
  • 第一個是平和質,第二個呢是氣虛質,第三個是陰虛質,第四個陽虛質,第五個痰濕質,第六個濕熱質,第七個血瘀質,第八個氣瘀質,還有我們情況比較特殊的特稟質,共分為9種體質。每種體質癥狀表現(xiàn)是不一樣,我們先來了解這個平和質,平和質是我們正常的一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