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精液檢驗的三方面常識

    怎樣檢驗精液?

    對于精液的檢驗,我們先從精液的量、顏色、稠度三方面做一般性狀的檢驗。精液的量一般為2~10毫升,如果少于1.5毫升則被認為不正常,它多見于前列腺以及精囊的疾病。精液的顏色正常為灰白或乳白色,如果為黃色濃樣,則多半是精囊炎。并且精液多為粘稠膠凍樣,30分鐘后可自行液化成水樣。

    臨床醫(yī)生為了排除男性患者的不育癥,通常會用顯微鏡檢查精子的活動力和觀察精子的形態(tài)。精子的活動力在臨床上分為五級:

    Ⅳ級,表示精子活動力良好,就診者正常;

    Ⅲ級,表示精子活動力較好,就診者正?;蚧菊#?/p>

    Ⅱ級,表示精子活動力較好,就診者基本正常;

    Ⅰ級,表示精子活動力不良,可引起患者不育;

    0級,表示為死精,可引起男性不育。

    另外,在精液中,并不是每個精子都是正常的,如果異常的精子少于10%~15%,都屬正常,如果異常精子超過了20%,則可引起男性不育。

    有時,如果患者患有生殖器官的炎癥、腫瘤、結核,那么,在高倍顯微鏡下就會發(fā)現(xiàn),紅細胞(RBC)和白細胞(WBC)分別會超過5個。通常,5個以下才是正常的。

    當然,精子數(shù)目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精子數(shù)為100~150×10/L,如果精子數(shù)小于60×10/L則可致不育。

    為什么有的人精液量少?正常男子一次排出的精液量為2~3毫升,如果小于1毫升則稱為精液量過少。精液量過少可使精子失去活力而喪失功能,導致不育。統(tǒng)計表明,因精液量過少引起的不育癥占男子不育癥的1.8%。

    為什么會出現(xiàn)精液量少呢?其主要原因有:

    1、睪丸功能減退和內分泌紊亂,使附睪、前列腺、精囊腺發(fā)育差而致精液分泌不足。

    2、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如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睪結核等。

    3、精囊的腫瘤或囊腫、尿道狹窄、尿道憩室或生殖道手術引起輸精管道損傷等。

    4、排精次數(shù)過于頻繁。對精液量過少的治療措施是,找出原因,對癥治療。如果是因性腺功能低下引起,可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隔天肌內注射。服用中藥八味地黃丸等也有一定療效。如由前列腺炎、精囊炎引起,可用抗菌藥物治療。如因生殖系統(tǒng)器質疾病引起,可用手術治療。只要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病治好了,排精次數(shù)得到了控制,精液量過少的毛病是可以恢復的。

    為什么精液會改變顏色?精液由精子和精漿組成。精子量只占極小部分,90%以上為精漿。精漿是由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尿道道旁腺等附屬性腺分泌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脂肪、蛋白質顆粒、色素顆粒、卵磷脂小體、酶類、果糖等多種成分。精液的顏色是由組成精液的成分決定的。正常人的精液是灰白色或稍帶點土黃色,如果禁欲時間較長,由于理化性質改變,顏色會黃些。這都是正常的。

    異常的精液包括:精液呈乳白色或略帶黃綠色,表明生殖道內有炎癥,很可能是前列腺和精囊的化膿性感染。精液呈紅色,表明精液中含有紅細胞,通常稱為“血精”。血精多數(shù)由精囊炎或前列腺炎所致。這類由炎癥引起的血精多為淡紅色。如果因血管畸形引起小血管破裂,血精呈鮮紅色,并見有血凝塊。

    精液顏色異常并不可怕,一旦找到原因對癥治療,顏色又可恢復正常。

更多中藥材
  • 小兒驚厥是腦功能暫時紊亂導致神經(jīng)元導常放電所致,為兒科常見癥。一般以1~5歲小兒為多見。臨床表現(xiàn)現(xiàn)為突然意識喪失,全身痙攣性或強直性、限局性抽搐,發(fā)作時間過久,可因缺氧引起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害。中醫(yī)學稱之為“驚風”,由于發(fā)病有急有緩,證候表現(xiàn)......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決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涼。歸肝、腎、大腸經(jīng)。功能清熱明目,潤腸通便?!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將決明子列為上品,謂其“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通、淚。服益精光,輕身”。《日華子本草》言其“助肝氣,益精;用水為......
  • 魏文浩 魏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yī)醫(yī)院倒換法,以金元劉河間(《宣明論方》卷十五)的倒換散為代表方。此方治癃閉不通,小腹急痛,無問久新。亦屬關格之病?!吨T病源候論·關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關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謂之內關,小便不通謂......
  • 郭俊田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yī)院失瘖有虛實之分。《景岳全書》曰:“喑啞之病當知虛實;實者其癥在標,因竅閉而瘖也,虛者其癥在本,因精氣內奪而瘖也?!薄稄埵厢t(yī)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須以暴病得之,為邪郁氣逆,久病得之為津枯血槁……”實證 實證......
  • 皋永利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關于“辨證分型”,中醫(yī)界又有爭論,反對意見認為,“辨證分型”會固化辨證論治的靈活性,有違辨證論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醫(yī)臨床思維的發(fā)展。筆者以為這是對“辨證分型”的誤識。“辨證分型”對中醫(yī)貢獻巨大,不容否定。是對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