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藏藥的古代文獻收載情況

    藏族是分布于我國青藏高原的一個古老民族。藏族醫(yī)藥學(xué)的文字記載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紀以后流傳下來的藏醫(yī)藥文獻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六種:

    (一)《敦煌本藏醫(yī)殘卷》(公元8世紀)收載53個藥方133味藥;現(xiàn)能考證的藥物有127味,其中動物藥66味(占52%),植物藥51味(占40%),礦物藥12味(占18%)。

    (二)《月王藥診》(多認為是公元8世紀中葉),醫(yī)僧摩訶衍、毗盧遮那翻譯,是較早的一部藏藥史籍。收載的藥物包括植物類440種、動物類260種、礦物類80種,其中300多種藥物為青藏高原特產(chǎn),如螃蟹甲、傘?;⒍荨⒍?、囊距翠雀、船形烏頭、喜馬拉雅紫茉莉、纖毛婆婆納、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綠絨蒿、藍石草、烏奴龍膽、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膽、牦牛酥油和糌粑等。大半為高山植物,絕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四部醫(yī)典》(12世紀),玉妥.云登貢布編著。收載藥物1002種,方劑400個。

    (四)《四部醫(yī)典藍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653~1707)著。收載藥物1400種。

    (五)《晶珠本草》,帝瑪爾·丹增彭措(1673~1743)所著。收載藥物2294種,其中植物藥1006種,動物藥448種,礦物藥840種。是收載藏藥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獵廣泛,有著濃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譽為藏族的《本草綱目》,該書收載的藥物種類有75%為現(xiàn)今所用,其中30%屬藏醫(yī)專用。

    (六)《正確認藥圖鑒》,絳久多杰(18世紀后葉)著。圖文并茂,收載藥物580多種。

更多中藥材
  • 這個患者來看的時候,這個疼痛有時候有,有時候就沒有。平常呢,可能工作總有應(yīng)酬,吃肥甘厚味,這個胃口也比較壯。然后呢還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來就出現(xiàn)這個右脅疼痛,早晨起來口中有異味兒,有時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脹的表現(xiàn)。做彩超檢查的時候就是膽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講一講這個脾胃虛補脾,為什么有的人一補就上火,越補越上火,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天跟來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建議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給你身邊有同樣癥狀的人,脾虛跟胃實他倆是一對相對的,當(dāng)然這個胃實的時候我們就叫脾滿了,就是胃堵得慌脹的,......
  • 陰虛和陽虛都屬于這個叫虛癥,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說陰虛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有陽虛,那么陽虛到了一定程度也會伴有陰虛,治療的時候有輕重之分,但不能顧此知彼,那么陰虛的癥狀很多,包括陰虛盜汗,陰虛五心煩熱,但是陰虛熱痛是一個特別的一個癥狀,首......
  • 大家好,在我臨床看病,這個脾腎陽虛這個正行,我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容易見到的,無論年輕的患者也好,還是年老的患者,有許多它就是有脾腎陽虛這個表現(xiàn),關(guān)于這個脾腎陽虛,那是先補腎呢,還是先補脾,中醫(yī)往往講的是陽虛則寒,那么這一類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講一講這個腎虛,說到腎虛,肯定會有人問,這個腎虛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復(fù)啊?針對這個問題,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議大家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給你身邊有同樣癥狀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說的是呢,腎虛是有可能自我恢復(fù)的。那么首先要看我們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