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生地黃又名干地黃,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之功效,為清熱涼血藥。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干、舌絳或紅等癥狀,如清營湯;用于熱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癥狀,如四生丸、犀角地黃湯;用于熱病傷陰,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飲以及消渴癥的煩渴多飲等癥狀,如益胃湯、玉泉散;此外,還可用于熱甚傷陰劫液而至腸燥便秘,如增液湯。常用劑量為10g~30g。生地黃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用。
〖藥理作用〗:
生地黃有一定的強心、利尿、升高血壓、降低血糖等作用。生地黃的提取物能促進血液的凝固。小鼠口服生地炭,能縮短出血時間。地黃煎劑還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輻射損傷作用。對多種真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寒。歸心、肝、肺經(jīng)。
〖功效應用〗: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主治熱邪傷陰,舌絳煩渴,陰虛內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熱毒斑疹。
〖藥材用法〗:煎服,10~30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
〖使用禁忌〗: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生地黃又名干地黃,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之功效,為清熱涼血藥。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干、舌絳或紅等癥狀,如清營湯;用于熱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癥狀,如四生丸、犀角地黃湯;用于熱病傷陰,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飲以及消渴癥的煩渴多飲等癥狀,如益胃湯、玉泉散;此外,還可用于熱甚傷陰劫液而至腸燥便秘,如增液湯。常用劑量為10g~30g。生地黃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用。
〖藥理作用〗:
生地黃有一定的強心、利尿、升高血壓、降低血糖等作用。生地黃的提取物能促進血液的凝固。小鼠口服生地炭,能縮短出血時間。地黃煎劑還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輻射損傷作用。對多種真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寒。歸心、肝、肺經(jīng)。
〖功效應用〗: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主治熱邪傷陰,舌絳煩渴,陰虛內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熱毒斑疹。
〖藥材用法〗:煎服,10~30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
〖使用禁忌〗: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