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生地黃功效

    生地黃又名干地黃,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之功效,為清熱涼血藥。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干、舌絳或紅等癥狀,如清營湯;用于熱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癥狀,如四生丸、犀角地黃湯;用于熱病傷陰,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飲以及消渴癥的煩渴多飲等癥狀,如益胃湯、玉泉散;此外,還可用于熱甚傷陰劫液而至腸燥便秘,如增液湯。常用劑量為10g~30g。生地黃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用。

    〖藥理作用〗:

    生地黃有一定的強心、利尿、升高血壓、降低血糖等作用。生地黃的提取物能促進血液的凝固。小鼠口服生地炭,能縮短出血時間。地黃煎劑還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輻射損傷作用。對多種真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jīng)〗:甘、苦,寒。歸心、肝、肺經(jīng)。

    〖功效應用〗: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主治熱邪傷陰,舌絳煩渴,陰虛內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熱毒斑疹。

    〖藥材用法〗:煎服,10~30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

    〖使用禁忌〗: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

更多中藥材
  • 肝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該病在臨床上的死亡率較高,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癥狀并不是很明顯,所以當人們發(fā)現(xiàn)它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中晚期了。這時肝癌的治療難度相對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棄,一定要積極治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1)楝邪金湯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葉12克,枳殼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萊菔子12克。加減:濕熱內蘊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黃、茵陳、山梔、黃芩、黃連、石上柏、大青葉、板藍根......
  • (1)氣滯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消積。處方:柴胡、黃芩、白芍、郁金、桃仁、?蟲、白術、大黃、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術15克,半枝蓮、鱉甲(先煎)各30克。加減:有尿赤便秘等熱象加七葉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龍葵;伴苔膩、脈弦滑或濡,胸悶惡......
  • 1、辨證論治(1)肝郁氣滯主癥:胸腹痞滿,食后脹悶更甚,易怒易躁、胃納差、呃逆、惡心、乏力。舌苔黃膩,脈弦。治則:疏肝理氣,和胃解毒。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2)氣滯血瘀主癥:兩脅脹痛或刺痛,腹部結塊,推之不移,胸悶腹脹,納呆乏力。舌淡紅或......
  • 乙肝患者是否多數(shù)要變?yōu)楦斡不蚋伟窝撞∪巳绾畏乐拱l(fā)展成肝硬化及肝癌,經(jīng)專家研究表明,誘發(fā)肝癌的因素有:肝炎病毒感染與黃曲霉素、飲水污染、酗酒、吸煙、亞硝胺、微量元素失調以及遺傳,人體內的肝臟細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可能會失去正常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