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青絲龍的功效青絲龍(《湖南藥物志》)
【異名】陰痧草、曬不死、陽痧草、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蘭。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哈氏石松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哈氏石松常綠多年生附生草本,高6~16厘米。莖叢生,直立或彎曲,上部莖2歧分枝。葉革質(zhì),螺旋狀排列,披針形,長1~1.5厘米,寬0.1~0.2厘米,先端尖鈍,基部楔形,有光澤,全緣,中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無柄。孢子葉較小,生于枝的上部,與營養(yǎng)葉同形。孢子囊腎形,單生于葉背面近基部處。附生于山間石上及樹上。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臺灣。
【采集】夏、秋間采,曬干。
【性味】苦,寒,無毒。
【功用主治-青絲龍的功效】清熱破血,消腫止痛。治高熱,頭痛,咳嗽,泄瀉,腫毒。
【宜忌】根多食易引起反胃。
【選方】①治高熱:哈氏石松五錢,水箭三錢,烏泡葉(芽)九枚,老鼠黃三錢.千年灰二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②治咳嗽:哈氏石松根二錢,茶石紅三錢,絲毛花三錢,水煎服。③治腫毒:哈氏石松、蜈蚣七、山烏龜、草烏、鐵馬錢,共搗爛,敷患處。④治頭虱:哈氏石松全草,用火酒搗搽。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青絲龍的功效青絲龍(《湖南藥物志》)
【異名】陰痧草、曬不死、陽痧草、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蘭。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哈氏石松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哈氏石松常綠多年生附生草本,高6~16厘米。莖叢生,直立或彎曲,上部莖2歧分枝。葉革質(zhì),螺旋狀排列,披針形,長1~1.5厘米,寬0.1~0.2厘米,先端尖鈍,基部楔形,有光澤,全緣,中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無柄。孢子葉較小,生于枝的上部,與營養(yǎng)葉同形。孢子囊腎形,單生于葉背面近基部處。附生于山間石上及樹上。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臺灣。
【采集】夏、秋間采,曬干。
【性味】苦,寒,無毒。
【功用主治-青絲龍的功效】清熱破血,消腫止痛。治高熱,頭痛,咳嗽,泄瀉,腫毒。
【宜忌】根多食易引起反胃。
【選方】①治高熱:哈氏石松五錢,水箭三錢,烏泡葉(芽)九枚,老鼠黃三錢.千年灰二錢。水煎服,每日服三次。②治咳嗽:哈氏石松根二錢,茶石紅三錢,絲毛花三錢,水煎服。③治腫毒:哈氏石松、蜈蚣七、山烏龜、草烏、鐵馬錢,共搗爛,敷患處。④治頭虱:哈氏石松全草,用火酒搗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