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妊娠水腫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脾虛水泛。

    【治法】養(yǎng)血清熱,利水消腫。

    【方名】茯苓湯。

    【組成】當歸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黃3克,土炒白術(shù)3克,茯苓3克,澤瀉3克,黃苓3克,梔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樸3克,麥門冬3克(去心)。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中藥處方(二)

    【辨證】水迫心肺。

    【治法】行水利濕。

    【方名】加減五皮飲。

    【組成】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五加皮6克,防己6克,茵陳6克,桑枝15克,蒼術(shù)4.5克,菖蒲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中藥處方(三)

    【辨證】氣滯水停。

    【治法】行氣利水,健脾安胎。

    【方名】安胎利水湯。

    【組成】人參4.5克,生白術(shù)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沖)1.8克,茯苓皮9克,紫蘇梗6克,天仙藤9克,冬葵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鎬京年指醫(yī)方》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