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脫肛偏方

    小兒脫肛偏方

    1方(五倍子湯)

    [藥物]石榴皮80克,五倍子30克,明礬15克。

    [制法]上藥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30分鐘,去渣,留藥液備用。

    [用法]取藥液趁熱先熏后洗,早晚各熏洗一次。同時將脫出部分輕輕托揉回納。用于治療小兒脫肛。

    [出處]《醫(yī)抄類編》。

    [備注]《中醫(yī)外治方藥手冊》載:用石榴皮60克,五倍子30克,明礬15克,煎湯熏洗,治小兒脫肛。

    2方(硝草固脫湯)

    [藥物]芒硝30克,甘草10克。

    [制法]上藥一起水煎備用。

    [用法]待藥液溫時,坐浴肛門,每日早晚各1次。用于小兒脫肛。

    [出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3方

    [藥物]五倍子、艾絨各等份。

    [制法]五倍子研末和艾絨卷成藥條備用。

    [用法]用時點燃藥條放便桶內(nèi),令患兒坐桶上,使煙熏肛門。熏后在肛門周圍撲摻適量的白礬粉。用于小兒脫肛日久。

    [出處]《本草綱目》。

    4方

    [藥物]荊芥、五倍子、甘草、枯白礬、苦參各適量。

    [制法]上藥煎湯去渣備用。

    [用法]取藥液趁熱熏洗小兒患處。用于治小兒脫肛。

    [出處]《扶壽精方》。

更多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