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解毒要藥板藍根對癥服用方法

    中藥板藍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和爵床科植物板藍的根。味苦,性寒。據科學測定,板藍根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鉤端螺旋體及解毒作用。

    由于氣候變化多端的緣故,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容易生存、繁殖并傳播。因此,與這樣的季節(jié)有關的疾病如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腮腺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發(fā)病率也相對較高。為了防治這些疾病,在諸多良藥中,中藥板藍根可算是比較理想的藥物了。

    中藥板藍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和爵床科植物板藍的根。味苦,性寒。據科學測定,板藍根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鉤端螺旋體及解毒作用。板藍根的葉,即中藥大青葉,也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良藥,對流感、流腦、肺炎、肝炎、菌痢、胃腸炎、口瘡等,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如果您用于治療感冒、流感,可取板藍根18克,制成粗末,水煎代茶飲;也可用板藍根沖劑沖服,每次1包,每日服2~3次,連服3~5日。

    如果您用于防治流腦,可用大青葉30克,揉碎,煎水代茶每日多飲幾次,連服3~5日;也可用板藍根15克、貫眾15克,共研制為粗末,煎水代茶飲,連服3~5日。

    如果您用于防治腮腺炎,可用板藍根30克,煎水服用,連服3日;或用板藍根沖劑每日2包,分2次沖服,效果很不錯。如果腮腺腫痛并發(fā)燒,可用板藍根30克,金銀花10克,薄荷5克,共制成粗末,煎水代茶每日多飲幾次,效果也很好。

    如果您用于防治紅眼病,可用板藍根或大青葉30克,生山梔9克,生甘草6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日,效果很好;也可用板藍根制成10%或5%的眼藥水,每日滴眼4次,連滴4~5日,一般即可痊愈。

    如果您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可用板藍根、茵陳、貫眾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有一定的效果。

    可見,板藍根為抗病毒的清熱解毒要藥,抗菌的效果也不可低估。

    然而,“是藥三分毒”,板藍根也是這樣。近幾年來,板藍根沖劑,尤其是板藍根口服液和針劑,過敏反應、消化系統(tǒng)和造血系統(tǒng)不良反應的也不少。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昏眼花、胸悶、氣短、嘔吐、面唇青紫、結合膜充血、兩眼脹痛、心慌、煩躁、四肢麻木、全身皮膚潮紅、瘙癢、起皮疹或蕁麻疹,有時表現為全身多形紅斑型藥疹,嚴重時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出現面色蒼白、心悸、大汗淋漓、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等,甚至危及生命。據有關資料報道,一位4歲的小孩因流行性腮腺炎肌注50%板藍根2毫升,每日4次并口服腺炎片(含板藍根)5片,又同時煎服中藥(板藍根9克,金銀花6克,玄參9克),6天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黑便、煩躁、惡心、嘔吐咖啡色物及少許暗色血塊。還有一位2歲的小孩,口服板藍根干糖漿引起溶血反應,出現面色蒼白、尿血、鞏膜輕度黃染,化驗尿液呈紅褐色,蛋白(+++)呈血紅蛋白尿。

    其次,對于任何一種疾病,無論預防還是醫(yī)療都要講究辨證,切不可盲目服用某一種藥物,否則會適得其反。例如中藥板藍根,就要對癥使用。以感冒為例,同樣的感冒病癥,有的是風熱感冒,有的是風寒感冒,臨床用藥完全不同。即使同樣患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夾濕、內熱等個體差異,用藥需要區(qū)別對待,對癥給藥。如果千篇一律地使用板藍根,也許有效,也許無效或適得其反。我們知道,板藍根,藥性寒涼,屬于清熱解毒藥,對于風寒感冒及風熱夾濕感冒的人就不太適應,而且久服容易傷及脾胃。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一個癥狀吧,就是白天越累,晚上越睡不著。中醫(yī)對于這個癥狀觀察是比較細的,對于一個癥狀,比方說睡不著這個事兒,我們會觀察到白天是不是特別疲勞,睡不著是不能入睡還是容易醒?這個白天越累,晚上睡不著,這樣的患者,我們中醫(yī)就認為......
  • 對這個胃病啊,胃靡爛這塊兒,可能很多人都比較敏感,,先想一下,這個胃都爛了,這胃得多嚴重啊,前兩天看一個病例啊,44歲的女性,什么毛病呢?主要就是這個打嗝啊,反酸啊,一共三年之久。她打嗝的聲音啊,特別響亮,然后還有這個左側腹部的一個疼痛,做......
  • 這個時候我就跟大家聊一下這個萎縮性胃炎呢,要注意的一些東西啊。萎縮性胃炎呢,實際上跟大家說應該叫做一種退行病變,就像我們看到我們的臉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呢,表面的皮膚會改變,我們的胃黏膜呢,跟這個皮膚是一樣的啊,它也會有一個改變,就會變得變薄,......
  • 便秘呢,看似簡單,治療起來是比較疑難的,比方說有一些患者,他是習慣性便秘,用藥一段時間緩解了,但是過段時間又會發(fā)作,患者就沒有這個耐心啊去調理自己這個便秘了。中醫(yī)對便秘啊,它是有分型論治的,跟患者的身體。不同狀態(tài)啊,每一個患者有自己的體質特......
  • 有時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這這樣一個患者,說是他是33歲,一個男性,這個腦力工作者平時就是坐在辦公室,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問我算不算病。就是經常性的這個手腳心發(fā)熱,他工作壓力比較大,整天有些心煩意亂,還沒有精氣神兒,所以就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