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煙熏療法

    操作方法

    煙熏療法,是利用藥物燃燒的煙氣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煙熏療法有開竅救急、止咳化痰、殺蟲止癢、活絡除痛、透疹拔毒、保健防疫、醒腦提神等多種作用。

    根據病情選方配藥,然后按治療要求選用下列方法:

    1.桶熏法:把藥物放在桶內點燃,患者坐在桶上,讓煙熏患處。此法適合于熏治肛腸疾病和婦科疾病。

    2.簡熏法:將藥物點燃后放在竹筒內,一端對準患處或口鼻,在另一端吹氣,讓煙熏治患處或進入口鼻。

    3.藥捻子熏法:將藥研成細末,攤草紙上卷成紙捻子,或把藥物用湯水刷在草紙上晾干后卷成藥紙捻子。點燃后熏治患處,或吸入。如果藥捻子不易燃燒,可以浸刷食油以助燃燒。

    4.缽熏法:將藥放在小缽(碗、小盆亦可)內點燃,再將1個大小適當?shù)穆┒贩凑钟诶徤希篃煔饧袕穆┒房诿俺?,熏治患處?/p>

    5.室熏法:將藥放熏爐內點燃,讓煙氣充分冒出,彌漫全室。此法適合于消毒、殺菌、清潔空氣。

    6.藥煙法:將藥裝入煙斗、煙鍋或卷在紙中如香煙狀,點燃后吸煙。此法多用來治療呼吸道疾病。

    7.壺熏法:熏壺用銅皮或鐵皮制成,下粗上細,底直徑約15厘米、高約30厘米,上、中、下分為3層,分別為置藥層、置炭層、對流層,彼此用金屬絲網隔開。置藥層與置炭層共有1個小門,對流層單獨1個小門。頂口直徑約5厘米,藥煙由此冒出,還可以根據治療需要,選擇不同方向、不同口徑的金屬出煙口套在頂口上,以控制藥煙。壺身并安有把手,以便于操作。操作時打開上面的小門,將藥物放入置藥層,然后將燒著的木炭放人置炭層,關上這兩層的小門,套上出煙口,等冒出藥煙,就可以熏治患處或穴位。

    禁忌癥與注意事項:

    一、禁忌證

    1.對藥煙過敏者或熱毒患者。

    2.嚴重高血壓患者、孕婦和體質較弱者慎用或禁用。

    3.急性皮膚病一般禁用。

    二、注意事項

    1.一切非吸入治療的藥煙要避免吸入,患者及操作者可戴上口罩。

    2.吸入藥煙治療咳嗽時,如果吸藥煙后咳嗽加重,也不要中斷治療,而應適當作息,并忌食酸、辣等刺激的食物。

    3.掌握好煙源和皮膚的距離,不要灼傷皮膚,溫度以患者能耐受為適宜。

    4.熏治皮膚病時,被熏處往往有一層煙油,不要擦去,保持時間越久,治療作用越好。

    5.熏治皮膚病,往往一開始見效較快,但使用一段時間后見效又不明顯,如中斷治療,常會前功盡棄,要堅持使用。

更多中藥材
  • 王兵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楊某某,男,24歲。2007年10月28日初診?;颊呓洺?人?0余年,自覺腹中有寒氣上涌而咳,痰少,痰質稀白,時有發(fā)灰,稍飲涼水便可引發(fā)咳嗽。納可,喜熱飲,腹部怕涼,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湯無效。舌質紅,苔微黃膩,脈弦數(shù)。辨......
  • 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yī)院方藥組成:山茱萸9克,山藥15克,熟地黃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服。此方為貴州名醫(yī)石恩駿教授所創(chuàng),系其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之常用......
  • 馬建國 馬龍 山東曲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李某,女,68歲。半月前頸部、腹部、雙上肢、腰部、雙小腿被蚊蟲叮咬后皮膚發(fā)癢,自行用雄黃酒、紅花油外搽。兩小時后局部皮膚潮紅,并逐漸擴展蔓延至頭皮、顏面、軀干、四肢,呈現(xiàn)出大片狀彌漫性紅色皮損,上覆細薄糠......
  • 凡因某種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的一組臨床表現(xiàn),稱為低血糖癥。以饑餓感、臉色蒼白、心悸脈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顫、恐懼感或精神錯亂,甚則暈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癥嚴重時可致昏迷。臨床一般......
  • 孫國印 孫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鄭家溝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龍某某,男,48歲。2004年4月15日初診。過敏性鼻炎病史12年,訴突發(fā)性鼻癢,噴嚏,流鼻涕,伴嗅覺下降,乏力納呆,頭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體胖大,色淡苔白膩,脈沉遲弱,常服抗過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