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性腹痛

    【概述】

    急性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突然發(fā)生劇烈的疼痛而言,其病勢急劇,變化迅速,是常見而重要的急性證候之一。針灸治療腹痛,始見于《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腹痛,腹張(脹)……皆久(灸)足泰(太)陰溫(脈)”?!夺樉募滓医?jīng)》中足三里、復溜等45個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證;《肘后備急方》采用“灸乳后三寸”、“抓其臍上三寸”等方法來治療“卒腹痛”。唐孫思邈之《備急千金要方》認為灸胞門、天樞等穴,對本證有效;《外臺秘要》載述《救急方》、《張文仲方》等古醫(yī)籍中與本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及宋,《醫(yī)心方》與《針灸資生經(jīng)》分別收錄灸法、熨法、火針、“玉抱肚”等方法治療腹痛的經(jīng)驗。金元時期的竇漢卿強調(diào)八脈交會穴中內(nèi)關(guān)、公孫、列缺、照海對本證的治療作用;《濟生拔粹》按照不同的經(jīng)絡對腹痛進行分型治療。元明時期的《世醫(yī)得效方》、《奇效良方》等載有用熨法、外灸膏、代灸膏等治療本證的民間驗方;《衛(wèi)生寶鑒》、《名醫(yī)類案》等則記載了用艾灸、熱熨、放血等方法治療本證的醫(yī)案。

    現(xiàn)代醫(yī)學中凡非手術(shù)治療的內(nèi)外科各類急腹痛均可歸于此證范疇。

    【病因病機】

    導致急性腹痛的病因頗多。有因外感寒邪,過食生冷,寒滯于中,氣機不利而痛;有因暑熱之邪侵襲或恣啖辛熱之品,熱郁于內(nèi),氣機不和而痛;或因情志怫郁,肝胃不和,氣機壅塞;或因跌仆創(chuàng)傷,蛔蟲竄擾,氣滯血瘀,氣機活動阻滯,不通則痛。

    【辯證分型】

    急性腹痛多實,可辨為三型。

    (一) 寒痛

    痛勢急暴,得溫稍減,遇冷更甚,大便溏薄,四肢欠溫脈象沉緊,舌苔白膩。

    (二) 熱病

    腹痛劇烈,腹壁拘急,脹滿拒按,煩渴引飲,便秘溲赤,脈象浮數(shù),舌紅,苔黃膩。

    (三) 實痛

    氣滯為主,腹痛腹脹,攻竄不定,痛引少腹,脈弦,舌質(zhì)暗;血瘀為主,痛如針刺,固定不移,脈細或澀,舌質(zhì)青紫而兼瘀斑。

    【治療】

    (一) 寒痛

    1.治則:散寒祛痛。

    2.處方:關(guān)元、下巨虛。

    3.方義:腹痛病位多在下焦,溫灸關(guān)元可消下焦之積寒,則陽氣得伸;下巨虛屬胃經(jīng)而為手太陽之下合穴,太陽主表,取是穴可達寒邪,通腑氣。陰寒散,氣機利,則腹痛可止。

    4.治法:關(guān)元宜隔姜灸,須大炷重灸至痛緩,亦可先施以熱補法,繼用瀉法,以熱補為主,在留針期間,艾卷薰灸針柄。下巨虛施瀉法。留針時間長短,須視疼痛癥狀改善而定,30分鐘~1小時不等,下同。急性腹痛癥情危重或針灸療效不顯者,須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醫(yī)療法。

    5.古方輯錄

    《針經(jīng)摘英集·治病直刺訣》:“治小腹疼痛不可忍者,刺任脈關(guān)元一穴,次針足陽明經(jīng)(足)三里二穴。”

    《神應經(jīng)·腹痛脹滿門》:“小腹急痛不可忍及小腸氣……:灸足大指次指下中節(jié)橫紋當中,灸五壯,男左女右,極妙。二足皆灸亦可”。

    《針灸聚英·卷二》:“腹痛:……宜灸氣海、關(guān)元、中脘”。

    (二) 熱病

    1.治則:清熱通腑。

    2.處方:內(nèi)關(guān)、氣海、行間、建里。

    3.方義:內(nèi)關(guān)為心包經(jīng)之絡,別走少陽三焦,配氣??赏ㄕ{(diào)腹內(nèi)之氣機,理氣鎮(zhèn)痛;行間為肝之滎,刺之可清下焦之邪熱;建里,泄腑熱而通腑氣。

    4.治法:均用涼瀉法。宜持續(xù)運針至痛解。

    5.古方輯錄

    《針灸資生經(jīng)·第四》:“中極、主腹中熱痛。行間、主腹痛而熱”。

    《神應經(jīng)·腹痛脹滿門》:“腹痛:內(nèi)關(guān)、三里、陰谷、陰陵、復溜、太溪、昆侖、陷谷、行間、太白、中脘、氣海、膈俞、脾俞、腎俞?!?/p>

    (三) 實痛

    1.治則:利氣活血止痛。

    2. 處方:中脘、足三里;氣滯加期門,血瘀加地機。

    3.方義:實痛病機,在于經(jīng)脈瘀阻,腑氣不通,取中脘、足三里,意在調(diào)整氣機之升降,逐腑通腸;氣滯為主者,加取肝募期門,疏泄郁結(jié)之氣;血瘀為主者,加取脾郄地機,活血通瘀。祛瘀開閉,氣通血活,腹痛可止。

    4.治法:中脘、足三里,先行瀉法,后施補法,瀉多于補;余穴采用瀉法。

    5.古方輯錄

    《肘后歌》:“傷寒腹痛蟲尋食,吐*蟲尤 烏梅可難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還胃氣通”。

    《針灸聚英·卷二》:“腹痛:……實痛宜刺瀉之,太沖、三陰交、太白、太淵、大陵”。

    《針灸大成·卷九》:“腹內(nèi)疼痛:內(nèi)關(guān)、三里、中脘?!绮挥?,復刺后穴:關(guān)元、水分、天樞(寒濕饑飽)”。

    【古案選介/名家驗案】

    腹痛案

    一男子壯年,寒月入水網(wǎng)魚,饑甚,遇涼粥食之,腹大痛,二晝夜不止。醫(yī)與大黃丸不通,與大承氣湯,下糞水而痛愈甚。診其六脈,沉伏而實,面青黑色。虞曰:此大寒癥,及下焦有燥屎作痛,先與丁附治中湯一帖,又與灸氣海穴二十一壯,痛減半;繼以巴豆、沉香、木香作丸,如綠豆大,生姜汁送下五粒,下五七次而愈。

更多中藥材
  • 相信我們都有睡覺之前泡腳的習慣,對于睡前泡腳其實有很多的好處,能幫助我們緩解一天的疲勞,對于很多患有疾病的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我們都知道中藥材其實有很多的功效,所以現(xiàn)在的人們常常利用中藥材泡腳,對于不同的中草藥其實效果是不同的。那么......
  • 耳鳴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個疾病了,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居多,但是在最近幾年來,很多的年輕人也出現(xiàn)了耳鳴的癥狀,大家不要小看這個癥狀,發(fā)現(xiàn)了以后需要及時的來治療,不然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治療耳鳴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但是很多的人都比較信賴中醫(yī)的治......
  • 石決明大家應該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藥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夠幫助平肝去熱,對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現(xiàn)在有很多的中醫(yī)師,非常常用這種中藥,來治療一些疾病,但是在這些中藥方劑的使用過程中,自己應該要怎么樣運用才是比較合理的......
  • 檸檬草和玫瑰醋聽起來就是一種草,其實是一味藥,檸檬草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呢,檸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見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檸檬草不必玫瑰艷麗它其貌不揚,但功效卻不凡,作為一種草藥,有著很高的利用價值,尤其是檸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對人體有益,檸檬草......
  •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葉。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緣。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5至7月花尚未開、葉正茂盛時,采葉陰干。艾葉多皺縮,有短柄,完整葉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