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國志》記載的華佗醫(yī)術

    陳壽(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安漢(今四川省南充市北)人,西晉著名史學家。他曾做過蜀漢的觀閣令史,在晉朝先后任著作郎、治書待御史等職。晉滅吳后,他收集整理有關史籍,著《三國志》一書?!度龂尽钒ā段簳?、《蜀書》和《吳書》三部分,共65卷,文筆質樸、簡練,為我國重要的史籍。陳壽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專篇記述華佗,生動詳細地記載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華佗的生平事跡、醫(yī)事活動和卓越的成就。華佗不求名利,在民間行醫(yī),為人民解除疾苦,深受當時人民的歡迎和愛戴。他刻苦好學,善于總結群眾經驗,知識廣博,技術全面,精通各科。在外科方面,更有突出的成就,遠在一千五百年前他就創(chuàng)制了麻沸散,施行剖腹刳背手術,為我國醫(yī)藥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國志·方技傳》云:“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前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矣?!睆倪@段記載來看,當時華佗利用麻沸散進行的全麻手術至少有脾切除、清理腹內腫塊、斷腸吻合或胃腸吻合等幾種,而且,從手術的細節(jié)步驟的描寫,特別是縫合后敷以生肌收口的“膏”來看,當時手術的細節(jié)也是較為完備了。

    《三國志·方技傳》曰:“華佗……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除。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弊g文是:華佗精于方藥,處方時立法嚴謹,配伍精當,每劑不過用幾味藥,并且可以不用稱量,以手抓藥,分毫不錯。他又精于針灸術:每下針取穴不過一兩處,艾灸每次不過七八壯;下針的時候,他一面運針,一面告訴病人針感會沿什么方向傳遞,最后應該到什么地方,病人說已到,立即起針,病就好了。可見,華佗的確是一個技術全面而多有獨到的醫(yī)生。

    《三國志·方技傳》說:“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脈。曰:‘傷娠而胎不去?!瘜④娧裕骸剬崅?,胎已去矣?!⒃唬骸该},胎未去也。’將軍以為不然。佗舍去。婦稍小差。百余日復動,更呼佗。佗曰:‘此脈故事有胎。前當生兩兒,一兒先出,血出甚多,后兒不及生。母不自覺,旁人亦不寤,不復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脈不復歸,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當與湯,并針一處,此死胎必出?!瘻燃?,婦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靡凰滥校肿阃昃?,色黑,長可尺許?!弊g文是:李將軍的妻子肚子痛,請華佗診視。華佗切脈之后說:“這是妊娠受傷胎兒不下。”李將軍說:“妊娠受傷一點不錯,她是摔了一跤??墒?,胎兒已經下來了?!比A佗說:“從脈象上看,胎兒未去?!崩顚④姴灰詾槿?,華佗就走了。過了些時候,李將軍的妻子痛得又厲害起來,再請華佗來診。華佗說:“脈理如前,此是兩胎。因為第一個流產時失血過多,后一個生不出來,已經死在肚子里了,應當趕快取出來?!彼冉o病人扎了針,又進以湯藥,然后請一位婦人幫助把已經變黑了的死胎取了出來??梢?,華佗在婦科方面,亦有獨到之處。

    《三國志·方技傳》云:“佗行道,見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車載欲往就醫(yī)。佗聞其呻吟,駐車往視,語之曰:‘向來道邊有賣餅蒜齏大酢,從取三升飲之,病自當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懸車邊,欲造佗。佗尚未還。小兒戲門前,逆見,自相謂曰:‘似逢我公,車邊病是也?!舱咔叭胱?,見佗北壁懸此蛇輩約十數?!笨勺g為:有一天,華佗在路上碰見一輛車,拉著一位咽喉間被什么東西堵塞的病人去求醫(yī)。華佗告訴他:“剛才你經過的路旁,不是有個賣餅的嗎?他腌制的蒜齏很酸,你多買些來吃了就會好?!辈〖艺辙k了,果然吐出一條大蛔蟲,病就好了。病家把蟲子掛在車上到華佗家去拜謝。進大門一看,只見墻的北面掛著同樣的蟲子數十條,才知道華佗是一位治蟲子的醫(yī)生??梢娙A佗又是一位寄生蟲病專家。

    《三國志·方技傳》曰:“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悶,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為也?!醋鳒?,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當發(fā),遇良醫(yī)乃可濟求?!榔诠l(fā)動,時佗不在,如言而死?!弊g文是:廣陵太守陳登,忽患胸中煩悶,面紅,不能吃食物,延請華佗診治。華佗診脈后說:“您的胃里有蟲子,已經聚結成團了。您平日大概好吃半生不熟的魚肉吧?”華佗馬上煎了湯藥二升,讓病人分二次喝下,結果吐出了足有三升蟲子,那些蟲子都還搖頭擺尾地活著呢。華佗說:“此病以后三年又會復發(fā),遇良醫(yī)可以治療好?!苯Y果果不出華佗所言,三年后陳登病又復發(fā),因華佗不在,又請不到良醫(yī)治療,陳登病死了。文中所說華佗發(fā)現吃半生不熟的魚和肉,是患某些寄生蟲的原因,這已為現代醫(yī)學證明,可見華佗對寄生蟲頗有研究。

更多中藥材
  •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
  • 我們中醫(yī)講發(fā)為血之瘀,就是頭發(fā)與血有關系,為什么好多這個血虛的病人會引起脫發(fā),血虛的話,對我們這個這個頭發(fā)的營養(yǎng)達不到就會脫落,最常見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時這個門診上的白領,這女同志會多一點,這個熬夜心情不好,時間長了,頭發(fā)脫落,不是完全脫......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
  • 因為我們中醫(yī)治病講究六經辯證,對某些經絡有問題的疾病,我們可以使一些引經藥物,使得這個藥物達到我們針對的經絡效果更好一點。一般的老中醫(yī)開化藥藥引,大棗啊,生姜,還有蔥白。這個生姜呢,主要是一個可以佐治我們的方子中的寒涼的藥物啊。大棗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