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人參果

    拼音注音Rén Shēn Guǒ別名

    人頭七、開口箭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為蘭科植物角盤蘭帶根全草。秋季采挖,曬干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分布東北及甘肅、陜西、河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塊根球狀或卵狀,徑約1厘米,干燥后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具縱皺。莖直立,高15~35厘米。葉互生,通常2枚,生于莖下部,稀有3枚;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zhǎng)4~10匣米,寬1~2厘米,先端尖,基部抱莖,全緣,平行脈。穗狀花序頂生,長(zhǎng)3~20厘米;花黃綠色,唇瓣無距,3裂。蒴果長(zhǎng)圓形,長(zhǎng)約6毫來。花期夏季。

    性味

    味甘,性溫。

    功能主治

    強(qiáng)心補(bǔ)腎,生津止渴,補(bǔ)脾健胃,調(diào)經(jīng)活血。治神經(jīng)衰弱,失眠頭昏,煩躁口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4錢;或泡黃酒飲。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處始載于《中國(guó)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骨碎補(bǔ)科半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半夏拼音注音Bàn Xià別名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塊莖。夏、秋......
  • 拼音注音Bàn Xià Qǔ出處《韓氏醫(yī)通》來源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劑。性狀本品成長(zhǎng)方形塊狀,長(zhǎng)約3.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1厘米。質(zhì)硬,色白。上面印有品名,底面平滑。性味《飲片新參》:“苦辛,平?!白⒁狻讹嬈聟ⅰ罚骸皟?nèi)熱煩渴者......
  • 《中藥大辭典》:半截葉拼音注音Bàn Jié Yè別名鍋鏟葉、金邊蓮(《云南中草藥選》),半節(jié)葉、半節(jié)觀音(《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牙喃壩(傣名)。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西番蓮科植物鐮葉西番蓮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邊......
  • 拼音注音Bàn Bǎ Sǎn別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雞尾、野蕨菜來源蕨類水龍骨科扇蕨屬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er)Christ,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去毛,曬干。性味甘、微苦、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