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兒童習慣吮手指或是心理問題表現

    兒童習慣吮手指或是心理問題表現(資料圖 與本文章內容無關)

    本報訊 (記者周穎攝影報道)兒童多動、發(fā)脾氣、吮手指……些癥狀都有可能是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而家長很容易忽視兒童的心理疾??!

    近日,江門市首家兒童心理衛(wèi)生保健服務示范單位在市婦幼保健院掛牌,兒童心理問題有了專門的治療機構。專家表示,家長一旦發(fā)現兒童有了心理問題,應及時進行干預治療。

    3歲小孩還不會說話

    近日,江門市民王女士帶著3歲的兒子來江門市婦幼保健醫(yī)院看病,她反映自己的小孩3歲了還不會說話。

    據介紹,小孩兩歲還不會說話時,王女士已經注意到兒子的這問題,但聽家里的老人說,小孩說話說得晚才聰明,王女士因此也沒在意。但轉眼間,小孩滿了3歲,還是一樣不能說話,這下王女士可著急了,連忙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

    一檢查,醫(yī)生發(fā)現小孩的智力發(fā)育方面有問題,急需治療。王女士十分后悔,稱應該早點把兒子帶來看病。

    嬰幼兒心理疾病發(fā)病率為8.7%

    據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主任醫(yī)師彭曉珊介紹:“兒童坐不住特別愛動,愛發(fā)脾氣,不愛講話,來回重復地做一個固定動作……這都是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p>

    很多小孩從小喜歡吮手指,習慣性的拿起手指開始吮,這其實是小孩焦慮行為的表現。還有小孩很大了還有遺尿的問題,這也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p>

    據調查,江門嬰幼兒心理疾病的發(fā)病率為8.7%,雖略低于全國12.97%的平均水平,但仍需要引起重視,兒童多動癥、孤獨癥、抽動癥、睡眠障礙、情緒障礙、語言障礙等問題,都是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家長易忽視嬰幼兒心理疾病

    記者了解到,嬰幼兒出現心理問題,家長容易忽視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家長不容易察覺到,由于小孩還不會說話,無法與大人正常交談,只能靠家長細心觀察小孩的一舉一動,有些粗心和沒有經驗的家長很容易忽視這些問題。

    其次,就算有些家長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由于是心理問題,不是生理問題,家長往往也不知道該把小孩送到哪里去治療。

    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指出,除了出現心理問題的兒童外,高危兒童也應引起家長的注意,一些早出生、低體重、缺血缺氧的兒童都屬于高危兒童,其體格發(fā)育智力發(fā)育和智力發(fā)育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故在兒童管理中加強對高危的管理和監(jiān)測很有必要,應該早發(fā)現、早干預和早訓練,盡量減少智能缺陷和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

更多中藥材
  • 關于前列腺的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名稱,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說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增生,那么他們到底說的是不是一回事兒?來梳理一下,前列腺肥大和前列增大說的其實是一個意思啊,是說前列腺體積的變大,那么通過B超或者CT的檢查就能發(fā)現,......
  • 每一種藥,都有自己的偏性,有它的寒熱溫涼,我們用這種偏性啊來糾正身體的偏性,但如果盲目長期的服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其實要想健康只需要記住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有效的睡眠,失眠內容很多很復雜,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治療失眠的泡腳的方法,用中藥夜交藤100克,加上洗腳用的足夠量的水,燒開后啊煮八分鐘,然后涼至40度左右,我們每天睡前泡半個小時左右。大家對夜交藤可能有點陌生,但說起何首......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醫(yī)望診里面啊,望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眼睛炯炯有神,發(fā)光的,明亮的,那是精氣神好的表現。失神的人啊,目光呆滯,眼睛渾濁。所以有句話叫做,藏于內者曰精,發(fā)于外者曰神。就是說精保養(yǎng)得好,就好像我們平時不著急,不發(fā)怒,不亂......
  • 我在臨床上,經常遇見一些病人成天認為自己的身體有病,從心臟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腦,到五臟六腑,特別懷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檢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來,但是還是不肯善罷甘休,繼續(xù)換醫(yī)生,換醫(yī)院,做更多的檢查。這個疑心病,其實不是身體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