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學會給孩子喂藥

    一對年輕夫婦抱著一口唇青紫的嬰兒急匆匆趕到醫(yī)院,說是喂藥時由于孩子始終不張嘴,于是捏著嬰兒鼻子灌藥,結(jié)果使孩子口唇青紫嗆咳不已。經(jīng)醫(yī)院積極救治,患兒終于緩過來了,卻引起了吸入性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療。

    給孩子喂藥確實是一件令許多家長頭痛的事。由于大部分藥物都有苦味,一般兒童在服藥時都不配合,有不少家長在喂藥時會捏住患兒的鼻孔,等其張嘴吸氣時乘機將藥灌入,種喂藥方法非常不科學,很容易出現(xiàn)意外。

    人的咽部有兩條通道:一條是食道,另一條是氣管,氣管上方有會厭軟骨,在吞咽時會蓋住氣管入口,使食物進入食道。由于小兒喉頭保護性反射功能不完善,在哭鬧、驚恐、深吸氣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氣管的入口,此時強行灌藥,會使藥液流入氣管內(nèi),造成孩子劇烈嗆咳,嗆咳往往使藥物不斷撞擊聲門和氣管,使其發(fā)生痙攣,造成呼吸道堵塞,引起呼吸困難、口唇青紫,嚴重者甚至會窒息死亡。如果吸入肺內(nèi)可導致吸入性肺炎,引起繼發(fā)感染。

    只要掌握科學的喂藥方法,給孩子喂藥就不再使父母頭疼了。給小嬰兒喂藥時,應將小兒抱起,使之成半臥位,用小勺慢慢將藥液從嘴角灌入,直至咽下。對小于6個月的嬰兒,可用奶瓶像吸奶一樣吸吮,一般在喂藥前不要喂飽奶,以免小兒飽后不愿意服用。對較大兒童,應首先鼓勵孩子自己吃藥,千萬不要用責怪和訓斥的方法。應耐心地告訴孩子,藥物可以幫助身體戰(zhàn)勝疾病,服藥后就可以像從前一樣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孩子服完后應及時夸獎孩子很勇敢,讓孩子覺得服藥并不是痛苦的事。對于一些味苦的片劑、丸劑,若研細后溶于水,可以加入少許食糖或蜂蜜;不溶于水的藥物,可把藥和糖先攪拌均勻,使藥粉浮在糖粉上,然后放在小勺內(nèi)用水化開,以免引起嗆咳。

    文/周荷香

更多中藥材
  •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多采用西藥治療。雖然降壓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對于高血壓患者,試著按摩穴位來幫助降壓。以下是三個降壓效果好的穴位。百會穴百會穴具有平肝潛陽、鎮(zhèn)肝熄風的功效?,F(xiàn)代研究表明,按摩百會穴可以調(diào)節(jié)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黃色的管狀花,質(zhì)輕,氣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壓高,增加心臟負擔,傷心,消除心煩。心在舌頭上開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癢都屬于心臟,故野菊花還可以去除癤癰、喉嚨痛、止癢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陽上亢引起頭暈、......
  • 有沒有這樣的方子能讓眼睛清澈明亮?聲音一落,我就看到一位鶴發(fā)銀須的老人步履蹣跚地向我們走來。老人叫倪維德,出生于元末明初。這一次,經(jīng)過600多年的歷史,他給我們帶來了最驕傲的石斛夜光丸。眾所周知,古代沒有電燈。古人通常用油燈照明。油燈有一個......
  • 測試測試sc測試測試sc測試測試sc......
  • 偶爾的口臭可以通過刷牙、漱口和調(diào)整飲食來去除。但如果口臭經(jīng)常發(fā)生,很可能是疾病或身體不適。誘發(fā)口臭最常見的因素是胃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往往會產(chǎn)生大量腐敗的氣體,如腸胃阻塞,如便秘、胃脹、腹脹、腐爛的氣體會通過食道、口腔排氣,從而形成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