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性喉炎小兒

    中醫(yī)病名

    急喉喑,喉痹,鎖喉風。

    定義及釋義

    急性喉炎為喉部粘膜彌漫性炎癥,主要臨床特征為急性起病,發(fā)熱、聲嘶、犬吠樣咳嗽及吸氣性呼吸困難。一般白天癥狀較輕,夜間加重,若不及時治療,可因吸氣困難,窒息死亡。

    急性喉炎以聲嘶不揚,乃至失音,吸氣性喉鳴,犬吠樣咳嗽為主要臨床特征。

    病 因

    西醫(yī)病因

    主要由細菌、病毒感染所致。

    流行病學

    冬春二季發(fā)病較多。

    常見于1~3歲幼兒。

    發(fā)病機理

    本病大都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的一部分,有時在麻疹、流感或其他急性傳染病的病程中并發(fā)。由于小兒喉腔狹小,軟骨柔軟,粘膜內(nèi)血管及淋巴管豐富,粘膜下組織疏松,易引起充血水腫,且咳嗽功能不強,不易排出喉及氣管內(nèi)分泌物,炎癥時輕度腫脹即出現(xiàn)喉梗阻。

    病機探微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的發(fā)生是由于外邪由口鼻而入,客于肺臟,壅塞肺氣,肺失宣暢,肺金不清,聲門開合不利,加之喉為肺之門戶,受邪首當其沖,邪毒滯于咽喉,阻塞脈絡(luò)而致喉喑。病位在肺,為衛(wèi)氣之病。中醫(yī)對本病的治療,根據(jù)邪之寒熱不同,或疏風散寒,或辛涼解表,或清熱化痰,總以利喉開音為治療總則。

    診 斷

    中醫(yī)診斷

    辨 證:

    急喉喑之證,為卒發(fā)新病,一般為實證。初起多為風寒、風熱證,由于小兒為純陽之體,感邪之后極易入里化熱,故可發(fā)展為實熱或痰熱證,亦有風、熱、痰三者兼見者。臨床需分清寒熱,審定表里。

    1.風寒襲肺

    主證:聲音嘶啞,甚至語音不出,或卒然失音,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癢,舌苔薄白,脈浮緊。

    分析:本證多由于風寒襲肺,壅塞咽喉而致。風寒客于喉竅,會厭開合不利,故見聲音嘶啞,語音不出。風寒在表,故見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風寒襲肺,肺氣失宣,故見咳嗽咽癢。

    2.風熱犯肺

    主證:聲音粗糙,嘶啞,咽喉干燥,疼痛,發(fā)熱重,惡寒輕,咳嗽,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分析:本證多由于風熱犯肺,客于咽喉而致。風熱外襲,上灼肺金,肺失清肅,故見聲音粗糙,嘶啞。風熱上攻咽喉,結(jié)于喉竅,熱灼津液,故見咽喉干燥疼痛。

    3.痰熱壅盛

    主證:聲嘶,咽痛,口干不飲,咳嗽,痰黃粘稠,身熱,便秘。舌紅,苔黃,脈數(shù)。

    分析:本證多由于痰熱互結(jié),壅滯喉竅而致。外邪入里化熱,灼津為痰,痰阻氣道,故見咳嗽,有痰。痰熱互結(jié),壅于喉竅,聲門開合不利,故見聲音嘶啞。

    西醫(yī)診斷

    病 史:幼兒多見,起病急。

    癥 狀:可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聲嘶、犬吠樣咳嗽及吸氣性喉鳴,白天癥狀較輕,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致夜間癥狀加重。

更多中藥材
  • 肝郁氣滯是我們現(xiàn)在非常常見的一個情況,現(xiàn)在就會壓力比較大呀。這階段疫情也比較嚴重,大家就是覺得比較緊張。那么這個時候肝郁的患者更多了。那么有的時候說就是生個氣唄,哎,無所謂,哎,情緒不好嘛又能怎么樣呢?但是長久的這種肝氣郁結(jié),肝氣不疏所造成......
  • 第一個呢就是有生理性的原因,就是喝水特別多,一次性喝好多水。還有的時候就是喝酒,喝酒之后吸收特別快,排泄也非??欤@種也是正常的。還有那時候天特別冷的時候,天冷之后受這個冷空氣刺激排尿會比較多。那么這些都是由正常的一些反應,不要擔心過度。但......
  • 大家好。過敏性鼻炎是常發(fā)的這么一個疾病啊,尤其現(xiàn)在開始入秋,天氣轉(zhuǎn)涼之后就容易犯了。那么這個原因在于哪兒呢?就是由于正氣不足,感受外界風寒所造成的。給大家分享一個醫(yī)案,這是一位劉先生,四十六歲,他的特點是什么呢?就是每到十月底十一月份的時候......
  • 這個病例呢是一個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歲,就是由于這孩子不太聽話,然后教育孩子等等過于生氣了,上肝火了。這個林女士生氣之后,就發(fā)了一頓子火之后,這個肝火就一下上來了。上來什么表現(xiàn)呢?頭脹痛啊,頭脹頭疼,尤其是太陽穴這兩側(cè)特別疼,然后呢目赤......
  • 第一,怕涼。過于辛涼的東西會損傷脾胃,一個是吃涼的東西,脾胃虛,還有一個風邪直中胃脘,這個風直接吹到胃里邊兒啊,也怕這種涼,涼了之后這種胃受到刺激之后會覺得脾胃脹啊涼啊這種不舒不適的這個表現(xiàn)。第二,怕過激過飽。就是餓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