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茶具有一定療效,且服用方便,易于制作,深受人們的喜愛。以下幾款是宜于夏季飲用的藥茶。
苦瓜解暑茶:將苦瓜上端切開,挖去瓜瓤,裝入綠茶,把瓜掛于通風處陰干,取下洗凈,連同茶切碎,混勻,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沏,悶半小時,可頻頻飲用,有清熱解暑除煩之功效,適用于中暑發(fā)熱、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
姜鹽茶:生姜兩片,食鹽4克,綠茶6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開水沖泡30分鐘后飲服,具有清熱潤燥,和胃止嘔的功效,適用于口渴多飲、胃部不適、心中煩悶、多尿等。
菊花龍井茶:菊花10克,龍井茶5克,和勻放茶杯內,沖入開水,加蓋泡10分鐘后飲服。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對早期高血壓、慢性肝炎、風熱頭痛、結膜炎等癥有輔助治療作用。
感冒茶:紫蘇葉、薄荷葉、桑葉、龍膽草、蘆根、菊花各等份,共研細末沖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祛風消滯功效,適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較重、惡風寒、咽喉腫痛、痰稠黃等。
薄荷茶:薄荷6克,黨參6克,生石膏20克,麻黃3克,生姜3片,將上述藥切細,加水適量,煎取藥汁,過濾去渣代茶飲服,有辛涼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適用于體虛或年老感冒者的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不爽、胸悶喘逆等。
藿香茶:藿香、佩蘭各10克,切碎,沖入開水泡10分鐘,有解暑祛濁,化濕和中的功效,適用于流行性感冒、頭痛鼻塞、神經性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為夏令解暑佳品。
止痢茶:鮮馬齒莧30克,石榴皮15克,先將馬齒莧洗凈,干蒸5分鐘,搗爛取汁,將汁和石榴皮加水適量共煮10分鐘,放入少量白糖飲用,有消炎止痛,止痢的功效,適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雙花茶:金銀花15克,白菊花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祛暑消炎的功效,適用于流行性感冒、煩躁不安、急性腸炎等。
決明子茶:決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將決明子炒至稍鼓起,微有香氣后放涼,打碎,夏枯草切細末,混合后沖泡開水,10分鐘后飲服,有清肝明目,通便,降血壓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頭痛、急性結膜炎、角膜潰瘍、青光眼、大便秘結等。
枇杷竹葉茶:枇杷葉、鮮竹葉、蘆根各20克,洗凈切粗末,放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鐘,去渣濾汁,趁熱放入少許白糖和食鹽,有清熱生津,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于發(fā)熱咳嗽、咳痰黏稠、口渴津少等,也為清暑之佳品。
玄麥柑橘茶:玄參、麥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將上述藥切粗末,開水沖泡后代茶飲,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于肺陰不足、喉癢干咳無痰、口渴咽干等。
參斛茶:太子參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5克,將上述藥切粗末,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有益氣生津,養(yǎng)陰止汗的功效,適用于熱病傷陰之口舌干燥、胃脘作痛、干嘔納少、舌光少苔以及老年人氣短乏力、頭暈心悸等證,為夏季常飲佳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茶具有一定療效,且服用方便,易于制作,深受人們的喜愛。以下幾款是宜于夏季飲用的藥茶。
苦瓜解暑茶:將苦瓜上端切開,挖去瓜瓤,裝入綠茶,把瓜掛于通風處陰干,取下洗凈,連同茶切碎,混勻,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沏,悶半小時,可頻頻飲用,有清熱解暑除煩之功效,適用于中暑發(fā)熱、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
姜鹽茶:生姜兩片,食鹽4克,綠茶6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開水沖泡30分鐘后飲服,具有清熱潤燥,和胃止嘔的功效,適用于口渴多飲、胃部不適、心中煩悶、多尿等。
菊花龍井茶:菊花10克,龍井茶5克,和勻放茶杯內,沖入開水,加蓋泡10分鐘后飲服。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對早期高血壓、慢性肝炎、風熱頭痛、結膜炎等癥有輔助治療作用。
感冒茶:紫蘇葉、薄荷葉、桑葉、龍膽草、蘆根、菊花各等份,共研細末沖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祛風消滯功效,適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較重、惡風寒、咽喉腫痛、痰稠黃等。
薄荷茶:薄荷6克,黨參6克,生石膏20克,麻黃3克,生姜3片,將上述藥切細,加水適量,煎取藥汁,過濾去渣代茶飲服,有辛涼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適用于體虛或年老感冒者的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不爽、胸悶喘逆等。
藿香茶:藿香、佩蘭各10克,切碎,沖入開水泡10分鐘,有解暑祛濁,化濕和中的功效,適用于流行性感冒、頭痛鼻塞、神經性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為夏令解暑佳品。
止痢茶:鮮馬齒莧30克,石榴皮15克,先將馬齒莧洗凈,干蒸5分鐘,搗爛取汁,將汁和石榴皮加水適量共煮10分鐘,放入少量白糖飲用,有消炎止痛,止痢的功效,適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雙花茶:金銀花15克,白菊花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有清熱解毒,祛暑消炎的功效,適用于流行性感冒、煩躁不安、急性腸炎等。
決明子茶:決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將決明子炒至稍鼓起,微有香氣后放涼,打碎,夏枯草切細末,混合后沖泡開水,10分鐘后飲服,有清肝明目,通便,降血壓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頭痛、急性結膜炎、角膜潰瘍、青光眼、大便秘結等。
枇杷竹葉茶:枇杷葉、鮮竹葉、蘆根各20克,洗凈切粗末,放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鐘,去渣濾汁,趁熱放入少許白糖和食鹽,有清熱生津,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于發(fā)熱咳嗽、咳痰黏稠、口渴津少等,也為清暑之佳品。
玄麥柑橘茶:玄參、麥冬各10克,桔梗、甘草各5克,將上述藥切粗末,開水沖泡后代茶飲,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于肺陰不足、喉癢干咳無痰、口渴咽干等。
參斛茶:太子參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5克,將上述藥切粗末,用開水沖泡代茶飲,有益氣生津,養(yǎng)陰止汗的功效,適用于熱病傷陰之口舌干燥、胃脘作痛、干嘔納少、舌光少苔以及老年人氣短乏力、頭暈心悸等證,為夏季常飲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