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老年人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

    人到老年,體質的總特點是虛,特別是血虛為主。血能內養(yǎng)臟腑,外濡皮毛筋骨,從而維持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機能活動,一旦血不足,就會在人體各方面表現出來。常見的癥狀是: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關節(jié)活動不利,四肢麻木,皮膚干燥、瘙癢,精神倦怠,舌質淡,脈細無力。這種體質多由年老體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內傷過度,陰血暗耗所致。這種老年人的養(yǎng)生宗旨是補血養(yǎng)血,益氣生血。

    一、飲食調養(yǎng):

    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具有補血養(yǎng)血的作用。

    二、慎防“久視傷血”:

    中醫(yī)認為“目得血而能視”,因此長時間看書、看報、看電視等,不僅會損傷眼睛的視物功能,還會使本來就不足的血更虛。一般目視一個小時左右,應適當活動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復目之疲勞。

    三、不要勞心過度:

    人的血液循環(huán)與心有關,大腦的血液靠心臟源源不斷供給,若思慮過度,就會耗傷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虛體質的老年人不可用腦過度。一旦感到大腦疲勞時,就要調節(jié)一下,觀賞一陣風景,使心情愉快起來,就能很快消除腦的疲勞。

    四、保持樂觀情緒:

    血虛的人時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找朋友談談心,或聽聽音樂,或看看幽默劇等,爭取主動排解憂愁,使精神盡快振奮起來。

    五、積極參加體育運動:

    老年人經常感到這里痛那里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血虛。而時常參加體育運動,能加強氣血運行,這樣可減少或避免疼痛。但運動量不宜太大,運動項目的選擇也應以傳統(tǒng)的健身運動為佳,如太極拳、八段錦等,還可進行郊游、踏青,這樣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活動筋骨。

更多中藥材
  • 一、氣血虛,氣血提供的動力不足,月經的時候氣血下注沖任氣血更虛,不足以供養(yǎng)頭部,一般是經期或者經后頭痛。另外伴有心悸氣短,月經量少,舌淡質稀,舌淡苔薄等癥狀。二、陰虛陽亢,身體陰虛,經行則沖任陰血外泄,治腎陰更虛而肝陽旺,風陽上擾清竅引起頭......
  • 一、腎氣虧虛型,癥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小便清腸、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脈沉細。調理方法是:補腎填精,養(yǎng)血止痛。二、氣血虛弱型,癥狀表現經期或者經后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
  • 第一種是月經頻發(fā),如果月經周期短于21天,我們稱為月經頻發(fā)。第二種情況是月經稀發(fā),如果月經周期超過35天,甚至幾個月才來一次月經,我們成為月經稀發(fā)。第三種情況是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陰道流血沒有規(guī)律性,可能發(fā)生在兩次月經之間,也可能瀝瀝拉拉毫無時......
  • 第一個濕熱型,它的表現呢我們看臉上長痘,油光滿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頭紅,或者是舌苔發(fā)黃,這調理我們需要疏肝利膽,清熱祛濕啊。第二種情況是痰濕型的,它是臨床表現來看就是易胖體質,痰濕型這個類型一看就是個胖人體質,同時伴有四肢沉重,習慣躺著或......
  • 第一種類型:心火偏亢,癥狀表現為心煩不寐、煩躁不寧、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我們調理的方法是:清心瀉火,寧心安神。第二種類型:肝郁化火,癥狀表現為急躁易怒、不寐多夢甚至徹夜不寐、伴有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