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冬季補(bǔ)益藥膳

    寒 為 冬 季 的 主 氣 ﹐ 在 臟 屬 腎 ﹐ 寒 為 陰 邪 ﹐ 易 傷 陽(yáng) 氣 ﹐ 寒 邪 侵 襲 肌 表 ﹐ 稱(chēng) 為 " 傷 寒 " ﹐ 可 見(jiàn) 畏 寒 ﹑ 身 痛 ﹔ 寒 邪 直 中 臟 腑 者 ﹐ 稱(chēng) 為 " 中 寒 " ﹐ 可 見(jiàn) 脘 腹

    冷 痛 ﹐ 嘔 吐 腹 瀉 ﹐ 畏 寒 肢 冷 ﹐ 腰 脊 冷 痛 ﹐ 小 便 清 長(zhǎng) ﹑ 大 便 溏 瀉 等。

    寒 性 收 引 ﹐ 寒 性 凝 滯 ﹐ 故 易 見(jiàn) 肢 體 拘 急 疼 痛 ﹐ 肢 體 末 端 發(fā) 涼 ﹐ 冷 痛 ﹐ 形 體 不 溫 ﹐ 且 易 生 凍 瘡 等 ﹐ 故 冬 季 補(bǔ) 益 藥 膳 重 在 散 寒 邪 ﹑ 溫 腎 陽(yáng) ﹐ 藥 補(bǔ) 食 補(bǔ) 均 佳 ﹐ 而 臟 器 食 療 藥 膳 方 尤 宜 ﹐ 可 選 用 下 列 藥 膳 食 療 方。

    1.麻 黃 附 片 羊 肉 湯

    組 方 ﹕ 麻 黃 5 克 ﹐ 附 片10克 ﹐ 羊 肉500克 ﹐ 生 薑30克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jìng) ﹐ 切 塊 ﹐ 諸 藥 布 包 ﹐ 加 清 水 適 量 同 煮 沸 後 ﹐ 調(diào) 入 蔥 ﹑ 椒 ﹑ 料 酒 ﹑ 辣 椒 粉 ﹑ 桂 皮 等 ﹐ 同 燉 至 羊 肉 熟 後 ﹐ 去 藥 包 ﹐ 食 鹽 ﹑ 味 精 調(diào) 服。

    功 用 ﹕ 溫 陽(yáng) 散 寒 ﹐ 補(bǔ) 腎 益 精。

    2.

    參 附 牛 肉 湯

    組 方 ﹕ 黨 參30克 ﹐ 附 片10克 ﹐ 牛 肉1000克 ﹐ 老 姜30克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牛 肉 洗 淨(jìng) ﹑ 切 塊 ﹐ 諸 藥 布 包 ﹐ 加 清 水 適 量 同 煮 沸 後 ﹐ 調(diào) 入 蔥 ﹑ 花 椒 ﹑ 辣 椒 ﹑ 料 酒 ﹑ 桂 皮 ﹑ 木 香 ﹑ 草 果 等 ﹐ 同 燉 至 羊 肉 爛 熟 後 ﹐ 去 藥 包 ﹐ 食 鹽 ﹐ 味 精 調(diào) 服。

    功 用 ﹕ 溫 中 散 寒 ﹐ 補(bǔ) 腎 助 陽(yáng)。

    3.枸 杞 蓯 蓉 鹿 腎 粥

    組 方 ﹕ 枸 杞 ﹑ 肉 蓯 蓉 各10克 ﹑ 鹿 腎1對(duì) ﹐ 大 米100克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鹿 腎 剖 開(kāi) ﹐ 去 筋 膜 ﹐ 洗 淨(jìng) ﹑ 切 細(xì) ﹐ 先 取 肉 蓯 蓉 水 煎 取 汁 ﹐ 加 枸 杞 ﹑ 鹿 腎 ﹑ 大 米 煮 粥 ﹐ 待 熟 時(shí) 調(diào) 入 蔥 ﹑ 姜 ﹑ 椒 ﹑ 鹽 ﹐ 煮 沸 即 成 ﹐ 每 日 1 劑 ﹐ 分 2 次 早 晚 分 服。

    功 用 ﹕ 補(bǔ) 腎 助 陽(yáng) ﹐ 補(bǔ) 益 精 血。

    4.鹿 膠 魚(yú) 膠 粥

    組 方 ﹕ 鹿 角 膠 ﹐ 魚(yú) 膠 各10克 ﹐ 大 米100克。

    制 法 ﹕ 將 大 米 淘 淨(jìng) ﹐ 煮 粥 ﹐ 待 沸 後 調(diào) 入 搗 碎 之 二 膠 ﹐ 煮 至 粥 熟 服 食 ﹐ 每 日 1 劑 ﹐

    功 用 ﹕ 溫 陽(yáng) 益 腎 ﹐ 補(bǔ) 益 精 血。

    5.海 參 羊 肉 湯

    組 方 ﹕ 海 參100克 ﹐ 羊 肉1500克 ﹐ 老 姜30克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海 參 發(fā) 開(kāi) ﹐ 切 片 ﹔ 羊 肉 洗 淨(jìng) ﹐ 切 塊 ﹔ 老 姜 去 皮 ﹑ 切 片 ﹐ 同 放 鍋 中 ﹐ 加 蔥 ﹑ 椒 ﹑ 料 酒 ﹑ 桂 皮 等 ﹐ 文 火 燉 熟 後 ﹐ 食 鹽 ﹑ 味 精 調(diào) 服。

    功 用 ﹕ 補(bǔ) 益 精 血 ﹐ 溫 腎 助 陽(yáng)。

    6.胡 桃 羊 腎 粥

    組 方 ﹕ 胡 桃 肉10克 ﹐ 羊 肉100克 ﹐ 羊 腎 1 對(duì) ﹐ 大 米100克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jìng) ﹑ 切 細(xì) ﹔ 羊 腎 剖 開(kāi) ﹐ 去 筋 ﹐ 切 細(xì) ﹔ 先 取 大 米 煮 沸 後 ﹐ 下 羊 肉 ﹑ 羊 腎 ﹐ 煮 至 粥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調(diào) 味 服 食。

    功 用 ﹕ 補(bǔ) 益 腎 精 ﹐ 溫 陽(yáng) 散 寒。

    7.大 棗 羊 肉 粥

    組 方 ﹕ 大 棗 ﹐ 枸 杞 子 各10克 ﹐ 羊 肉100克 ﹐ 大 米100克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jìng) ﹑ 切 細(xì)。先 取 大 米 煮 沸 後 ﹐ 下 羊 肉 ﹑ 大 棗 ﹑ 枸 杞 ﹐ 煮 至 粥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調(diào) 味 飲 服。

    功 用 ﹕ 益 氣 補(bǔ) 血 ﹐ 溫 陽(yáng) 散 寒。

    8.海 參 公 雞 湯

    組 方 ﹕ 海 參100克 ﹐ 公 雞1只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海 參 洗 淨(jìng) ﹑ 切 片 ﹔ 公 雞 去 毛 雜 ﹐ 洗 淨(jìng) ﹑ 切 塊 ﹐ 同 置 鍋 中 ﹐ 加 清 水 適 量 煮 沸 後 ﹐ 下 蔥 ﹑ 姜 ﹑ 椒 ﹑ 桂 皮 等 ﹐ 同 燉 至 雞 肉 熟 後 ﹐ 食 鹽 ﹐ 味 精 調(diào) 服。

    功 用 ﹕ 溫 陽(yáng) 補(bǔ) 腎 ﹐ 助 陽(yáng) 散 寒。

    9.蓯 蓉 狗 鞭 雞

    組 方 ﹕ 蓯 蓉10克 ﹐ 狗 鞭15克 ﹐ 公 雞 1 隻 ﹐ 調(diào)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狗 鞭 剖 開(kāi) ﹑ 洗 淨(jìng) ﹔ 公 雞 去 毛 雜 ﹑ 洗 淨(jìng) ﹐ 同 加 清 水 適 量 燉 至 雞 肉 爛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 味 精 ﹑ 料 酒 等 調(diào) 味 ﹐ 煮 沸 即 成。

    功 用 ﹕ 溫 陽(yáng) 散 寒 ﹐ 補(bǔ) 腎 益 精。

更多中藥材
  • 黃芪補(bǔ)一身之氣,因?yàn)槲覀冄a(bǔ)氣的藥除了黃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術(shù)也是補(bǔ)氣的。那么至于說(shuō)我們這個(gè)從中醫(yī)的成方來(lái)講,補(bǔ)氣的那個(gè)成方是四君子,參苓術(shù)草,加起來(lái)就是補(bǔ)氣的。只有一味黃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補(bǔ)氣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體乏力啊這種表現(xiàn)......
  • 當(dāng)歸頭止血,當(dāng)歸身養(yǎng)血,當(dāng)歸尾破血,全當(dāng)歸呢補(bǔ)血活血,所以日常補(bǔ)血養(yǎng)血,我們一般選用當(dāng)歸身或者全當(dāng)歸,所以說(shuō)當(dāng)歸全身都是寶,但是當(dāng)歸補(bǔ)血我們一般要和補(bǔ)氣的黃芪來(lái)搭配。因?yàn)橹嗅t(yī)講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這樣補(bǔ)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當(dāng)歸......
  • 黃連這味中藥最主要的作用:第一個(gè)是清心火,所以我們經(jīng)常多夢(mèng)的人吃黃連可以清心火,黃連苦口利于病。第二個(gè)厚腸胃,所以我們經(jīng)常說(shuō)拉肚子時(shí)候吃黃連,對(duì)吧?還有我們有個(gè)藥呢,叫交泰丸,就是一個(gè)黃連和一個(gè)肉桂,一個(gè)寒的,一個(gè)熱的,一個(gè)往下走的,一個(gè)往......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凈切片曬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經(jīng)過(guò)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夠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補(bǔ)補(bǔ)氣補(bǔ)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點(diǎn),如果想用來(lái)補(bǔ)氣血,同時(shí)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僅僅需要止痛......
  • 人參有以下功效一:大補(bǔ)元?dú)猓裎覀兤綍r(shí)氣虛同時(shí)感覺(jué)有點(diǎn)身體發(fā)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參煲湯喝就可以。二:復(fù)脈固脫,特別適用于氣陰兩虛的人。三:生津養(yǎng)血,人參既能夠補(bǔ)氣,同時(shí)呢還能夠生津,像我們胃陰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參,同時(shí)人參能通過(guò)補(bǔ)氣來(lái)生血......